话说拿府里的钱替朝廷屯田、修堡,对于她这个刘府当家人来说,无论如何都是亏本的,天底下说到哪,当官都没有这样当的。
但是看着屯堡一天天兴旺,军户们脸上的神采一天更比一天有生气,儿子刘戎也一天更比一天有干劲儿,张氏的心里就感觉到满足,这就是儿子心中的事业吗?
自己这个做母亲的,一定要给他最坚强有力的支撑才是。
想到此,张氏问王大雷道:“二少爷说今年大多还是干旱,这灌溉打井的事还是不能停下。”
王大雷笑着道:“小人晓得了,夫人、少爷那里对于开荒屯田从来都是人手、银子管够,小人要是再弄不出个样子,也就白吃这几十年的干粮了。”
旁边的黄管家也打趣道:“夫人放心吧,听说老王为了把差事办好,还专门买了一本《齐民要术》,每天晚上让他在堡里上启蒙学堂的小儿子读给他听。现在什么套种、轮种、肥田,说得头头是道,新来的军户都被他唬得一愣一愣的,以为是别处请来的农局先生,哪里知道也是个祖上八代土里刨食的家伙!哈哈哈!”
张氏一想到王大雷这样黝黑短胖的老农夫掉书袋的样子就觉得喜感,也哈哈笑了一阵又提点道:“要说这垦荒、种粮,老王你是行家,我就不多说什么了,就提一点,尽快让堡里的粮食自给自足!”
“堡里的人口已经不少,二少爷又是个软心肠的,以后有流民过来还会收纳,一直在外面买粮总不是个事儿。忙完春耕之后,你要继续组织人手垦荒,只要是抛荒地,无论是谁的,能占都给我占了!”
领导发话,王大雷自然是连连应是,正在他脑海里规划着该如何调配人手浚渠开荒的时候,只听一阵颇有频率的腰鼓声由远而近。
王大雷抬头看去,只见不远处田边的小道上,两队士兵扛着长枪,迈着整齐的步子,随着腰鼓的音调时而缓慢时而急促地走着。
明末从辽东问鼎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百发小说网http://www.baifabohui.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