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婶娘了,中午不用等侄儿回来吃饭。”
“希望下次能梦到新的,大师兄能与我说。”
在欧阳戎熟练摆了摆它,甄淑媛神色愣愣,伸手接下打量。
“好奇。”他垂目:“想多听听娘亲的事情。”
他嘀咕间,耳边响起一连串的清脆木鱼声,微微一愣。
“不对啊,江州长史都三、四十岁了,那个折扇公子才多大啊,看起来就二十出头……”
欧阳戎所不知道的是,翌日的傍晚,经过从热闹东市走出的孙姓爷孙俩,表情目瞪口呆,不禁反复回头,望向把鸳鸯翡翠簪子炒到三、四十两一枚的东市某家珠宝行。
“回……槐叶巷。”
“开玩笑,她怎么可能会有,本就是偏房不受待见的哑女,要不是赵姐姐善心,哪有机会来咱们家享福。
胖老头孙泽突然噤声。
欧阳戎放下挥舞告别的手,扭头看了眼从刚刚起就一直安静的小师妹。
第二日,浔阳城东市立即有一家老牌珠宝行专门售卖此款簪子,一模一样。
谢雪娥指挥完奴仆搬运行李上船,重新施施然走下船来,掩嘴含笑道:
欧阳戎不动声色的朝谢令姜道:
“王府没去,是托大郎和公主殿下带回去的……这次王爷举办元宵宴会,我不表示一下,有点说不过去。”
一番盛赞言语过后,谢旬与谢雪娥登船离去。
谢雪娥指挥下人搬运行李,谢旬正在与几位江州文人朋友依依惜别。
这是昨夜二人分别前,约定好的。
欧阳戎十分沉稳,安慰道。
最后,谢氏贵女脸色无可奈何,啐了一句:
“那灯谜摊子老板,真是奸商。”
这份浔阳王府统一抄录并发放出去的折子,欧阳戎今早在不少人手里瞧见过,昨夜浔阳王府的元宵晚宴,离席的宾客们,走时应该是人手一份。
甄淑媛脸色奇怪,摇摇头回答:
“不全是,出嫁时能得到南陇赵氏送簪子的赵氏女都是嫡出的,是少数,例如赵姐姐,大部分偏房的女儿是没法获得这待遇的。”
“是谁,阿翁?”
“什么意思?”
欧阳戎与浔阳王府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离闲他们当然是十分热情主动的帮他扬名。况且以这一首《青玉案·元夕》展露出的波澜反响,不少人都是主动求着要一份,带走纪念。
“睡这么晚,也不知道绣娘醒了没,现在在干嘛……”
欧阳戎叼着一块馍饼,背手出门。
欧阳戎不动声色问,瞧了瞧小师妹此刻认真专注的小脸。
“小师妹别和他们一般计较。”
“妾身也带回去给令姜她姑父瞧瞧,省的他天天一人在斋作一些无病呻吟诗词,孤芳自赏,让他看看良翰的才华绝词……”
“好了,不用和我说这些……你今日之事办得很不错。”
“没有,至少咱们的簪子不一样,是凭师兄才华赢的。”
……
引为风尚。
欧阳戎点头,瞥了眼小师妹的发鬓,只见她今日正戴着鸳鸯翡翠簪子。
……
只见她手里还拿着那份抄录《青玉案·元夕》的折子。
谢令姜突然抬头道。
他的脸色十分满意。
欧阳戎并不知道自己在某些人心里已经和离裹儿牵扯上了八卦。
“良翰,为师本来还愁着,回洛阳给夫子、沈兄他们送什么礼物呢。”
“元怀民……等等,老夫想起来了,这是不是现任的……江州长史?”
就在刚刚,小师妹打听过后,发现头上的鸳鸯翡翠簪子成为了当季爆款时,表情十分精彩。
马车内,欧阳戎揉了把脸,先去找了裴十三娘。
不是吧君子也防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百发小说网http://www.baifabohui.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