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走出人群,来到萧照跟前,恶狠狠的看着他,道:“萧令史,大丈夫可杀不可辱,你我今日当着众人面比试一场,谁活着,谁便可以娶此女子。”
萧照仍然是一脸惊愕。他还没有从刚才的变故中反应过来。刚刚那女子突然指着自己说要嫁给他,还以为是自己听错看错了,也不知道对方是故意逗自己玩还是真的看上了自己。心中正自揣揣,还没来得及高兴随即又被王臣接下来的话泼了一盆冷水。就县令王臣的意思,八成是看不上自己的。也对,不论从哪个方面比,自己和眼前这个曹望之都相差甚远。正遐想连篇的时候,曹望之怒气冲冲的来到跟前,声称要和自己决斗。
萧照十分了解现在这个时代的社会风气,很多人将尊严看的比命都重要,虽然魏国法律中也有不许私斗这一条,但其执行力度可比严苛的秦国差远了,也就能约束普通的黔首百姓,对于有身份的贵族子弟以及不惜命的游侠来说,便如一纸空文了。而且这个曹望之虽然才十八岁,可是由于家境富足,饮食齐备,身材发育得十分壮硕,足足八尺有余,比萧照高出半头还多,萧照本就懦弱,显然不是他的对手。稍微一斟酌,他觉得好汉不吃眼前亏,还是认怂比较踏实。
于是立马装出一副惊恐的样子,满脸歉意的说:“曹君误会了,我没有要和你争宠的意思,只不过因刚刚的曲子触动心弦有感而发,不觉失态罢了。更何况魏法明文规定,有敢私斗轻者髡钳为城旦舂,重者弃市。”
曹望之听萧照这么一说,心头怒气稍微消了一点。但对于刚刚的事仍然觉得很没面子,心中暗想:“这家伙终究是有自知之明。”他认定对方是个懦弱的人,也不知道那王家淑女看上了他哪里。但他并没有打算就此算了。心中打定主意,一定要当众羞辱他一番,好让王家淑女知晓,这厮只不过是个懦弱无能的人,自己比他要强出千倍万倍。他冷冷道:“即便非你本意,但事情是因你而起,既然你不敢决斗,那好,咱们来比发矢,这是律令所允许的。谁赢了谁便可以向王明廷求婚。”
王臣此时已经酒醒,他也不想把事情闹得太大,便道:“如此甚好,这样既不违反律令,也能让大家都心服口服。萧令史以为如何?”
原来魏国民间一直有一项风俗,因为名声和尊严起争执时,双方可谒见官府,由官吏出面主持公道。方法是在一百步外,各自发箭二十枚,命中数量多者胜诉。这样既可以阻止百姓私斗,又能激发百姓好武的风气。
这项风俗还是从魏文侯时代流传下来的。据说,当时魏文侯手下有一能臣,名为李悝。李悝做魏国的上地郡守时。上地郡西与秦为邻,是魏国的边防要地,常与秦国发生军事冲突。为使上地郡军民提高射箭技术,他下令以射箭来决断诉讼案的曲直,“中之者胜,不中者负”。令下后,人们都争相练习射技,日夜不停。后与秦国人作战,由于魏军射技精良,因而多次大败秦军。李悝用此法来鼓励人们习军事技术,并取得很好的效果,不能不说是一个创造。后来魏文侯招他回朝,主持变法,终于使魏国成为战国时代第一个强国。慢慢的这项风俗就在魏国的民间流传开了。
萧照见曹望之不依不饶,明显是有意要羞辱自己,心中颇觉不快,又听他说要和自己比发矢,更加踌躇起来。自己的射技别说和从小就修习六艺的贵族公子比,就是普通的伍卒恐怕也没有把握能赢。但看这厮一副不达目的不罢休的架势。恐怕是不会轻易易与。一旁围观的众客也跟着起哄,毕竟爱看热闹是人的天性,反正事不关己。不论谁输谁赢,最后丢脸的又不是自己。
萧照心知今日这场羞辱是在所难免的了。在现有的这一套价值观的体系下,穿越者如同文盲一般,无论是儒家对于六艺的造诣,还是法家对于律令的解析,即便他倾尽全力的学习,也没办法在短时间内赶上别人十几二十年苦心孤诣的结果。眼前的情况就是如此,他在县学跟李源学习律令的时候,也曾有意练习过射术,但终究时日太短,他缺乏射箭的基础,又没有过人的天赋。练来练去,始终是个门外汉。以他眼下的水平,百步之外,不脱靶已经是运气不错的了。沉思良久,想拒绝又有些拉不下脸,一时竟是束手无策。
战国小县丞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百发小说网http://www.baifabohui.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