兄弟两不欢而散,去逐回到自己房间,锁上门。他总是这样,吵架过后便把自己锁在房间,晚饭也不吃。
天快黑的时候,父亲回来了。父亲是个忠厚的老头子,面色黝黑,手指粗大,一副多年劳作的迹象。兄弟两的争吵他早就听到了,只是一直保持沉默。片刻,母亲总算端出做好的饭菜。
陶鼎罐煮出来的粟米带着淡淡的清香,萧照隔着老远都能闻到,肚子开始咕噜咕噜响起来,一盆秋葵煮出来的蔬菜汤上面稀疏冒着几滴油珠,有一点咸味,应该是放了盐的。萧照吃起来很香,倒不是饭菜有多美味,他只是很饿了,人在十分饥饿的状态下,吃什么都是美食。
晚饭过后,父亲终于忍不住,还是开口说话了:“你这孩子,不为我们两个老人,也得为你的兄弟考虑啊。现今我们都还活着,你们兄弟也不好分家。眼下家里条件如此困难,再不储存点家资,到时靠什么度日呢?”他把手中的筷子重重拍下,展示出不满的样子。”
听了这些话,母亲也忧虑起来,她一向没什么主见,家里大小事情都听丈夫的,这几年以来,家里越来越困难,丈夫在工坊做工赚的那点钱完全不够家里的开支,白天,她给人拆洗缝补,晚上,她在阴暗狭窄的屋中靠着那一点月光织麻纺线以补贴家用。母亲刚四十出头年纪,眼角就布满了鱼尾纹,艰辛的岁月已经染白了她的鬓发。她自己虽然不怕苦不怕累,一年到头辛辛苦苦没有半句怨言。可还是有一丝担心,家里花钱的地方还很多,两个儿子都到了娶妻的年纪,仍然没有半点头绪,不知道哪户人家会愿意把女儿嫁到自家来。现下居住的老房子也已经多年没有修缮,由不得她不忧愁。
“父亲不必急躁。”萧照见二老都沉默不语,连忙放下筷子安慰道:“当今天下,中原剧变,诸侯纷争,各国无不渴求人才。当年佩五国相印,纵横天下,一怒而诸侯惧的苏秦,也不过是洛阳一户普通人家。他在学成之初,也是屡屡碰壁,家里人也都指责他好高骛远,不切实际。后来当他腰佩五国相印衣锦还乡之时,连周王都主动出城十里相迎。他不由得感叹,当年若我归来洛阳安于现状,侍弄田产,又怎会有今天。孩儿熟识律令,遍览群书,虽然比不上那苏季子,自问也不会差的太远,只是没有机会施展才华。大丈夫何必急躁,不能安于一时,是锥子总会脱颖而出,我相信,儿子腹中所学将来一定有用武之地。”
母亲听了儿子这一通话,刚刚的愁云惨淡立马消失不见,这个老实的妇人,总是这么容易被说动。她十分愿意相信儿子的话,对于能否当官,她并没有什么概念,也不奢求,只希望儿子能稍微有点出息就够了。她开口道:“照儿,母亲知道你有本事,我们做父母的也不求你能当上什么大官,只要你能平平安安,吃喝不愁我们也就满足了,你看你,都二十岁了,家里也没能让你取个妻子。”说罢甚是惭愧。
“母亲大人不必忧心。”萧照道:“大丈夫何患无妻,,等孩儿将来有出息了,说不定能娶个官吏世家的女儿也未可知。”
“别异想天开了。”老父亲不屑道:“你只要能像隔壁张翁家的儿子,在县庭做一个正式的吏橼,有个百石的俸禄我们就满足了,那时候我们就算死了也能瞑目。好了……我也不跟你争了。家里的状况,你尽量帮衬着点,你弟弟是指望不上了,他这几天不知道在干什么,整天早出晚归,一连几天都看不见人,晚饭也不吃,家里活也不帮忙干,整天带把剑和一群浪荡少年混在一起,你说这不是扯淡么。唉,你们这两兄弟,从来就不让人省心,一个非要去读书识字,另一个整天舞刀弄剑。唉,我是管不下来了。你是兄长,去逐的事你看着办吧,好歹不能让他误入歧途。”
战国小县丞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百发小说网http://www.baifabohui.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