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军务,自古以来也是赵佶最不喜欢的事宜之一,宁愿些听国子监教材教案、以及学子文章景秀之类的话题,也不会爱看军报的。
而关于军报,赵佶最能接受高俅和童贯的,至少他们能解决问题,还能修辞一下不让人那么厌恶。
不过赵佶虽然反感张康国而不见,却因修养和儒雅温和的性格,只找了“着凉”的借口。
“老仆明白陛下之意了。”
梁师成神色古怪的出去回应了。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
“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
接下来,赵佶又看着刚刚新写的字帖轻念:“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最后就笑了起来。
关于景秀文章,学富五车的赵佶实在见的太多,不说排斥么,总归也不是太能提起兴趣了。
反倒是这类让人耳目一新的东西,描述的又是赵佶没见过、能让人投入游记心境。
梁师成返回来时,发现皇帝又看着这最近的新词出神。
老梁很清楚,所谓得不到的东西最爱。
陛下自来其实最爱关注东京青楼文化,包括里面所流行的各类事物都喜欢听人讲述,喜欢着人收集。
因为他身为,皇帝轻易去不了啊,所以最爱这些。
少顷后赵佶喃喃问:“你说这辞赋怎么样,朕听说在红楼引起了很大的争议?”
梁师成急忙道:“老仆惶恐,如何敢随意评价,陛下学富五车,也不需要取悦谁,于是陛下的鉴定,自是最中肯的。”
赵佶歪着脑壳想想,觉得还真是。
不过赵佶道:“说吧,让朕也听听你的观点,即使说错了难道朕还能责怪你?”
这倒是让梁师成很放心,这位皇帝最大的特点就是温和儒雅,念旧情,不会轻易生气,即使生气也不会随意把人怎么样。
于是老梁开始仔细的阅读,越看越像是才女李清照的风格。
那李清照当然是赵挺之的儿媳,赵挺之是现在的宰相,蔡京的大对头么,老梁觉着抬举应该没错。
电闪之间把就关系想明白,梁师成道:“老仆觉得任何景秀文辞,都不足以在学富五车的陛下跟前显摆,反倒这让人耳目一新的文辞,透着平凡处的惊奇,透着游人的率直和天真烂漫。如不妥请陛下原谅,老仆觉得实在是好,乃上上之作。”
赵佶以指节在老梁额头敲了一下笑道:“算你说对了,朕也是这般评价的。”
……
水浒:衙内饶命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百发小说网http://www.baifabohui.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