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现在即使最先进的毫米波雷达也只能捕捉体积在3立方厘米以下的物体,想要避开小型陨石很难。
这样的太空战舰不说作战,连生存都是个严肃的问题。
包括在宇宙航行中常见的尘埃云,其实也是由数不清的微粒组成的。
这些人眼甚至看不见的微粒对飞船的伤害非常大,即使是现在最先进的材料以高速通过尘埃云,也会变得坑坑洼洼。
现有的包括合金材料、纳米材料成就有限,很难肩负起作为战舰外壳的责任,必须要研发新的材料。
罗辑先是问丁仪有没有理想的材料,丁仪告诉他最理想的就是简并态材料。
简并态材料利用泡利不相容原理,强大的简并压力使微观粒子(如中子)被紧紧压迫在一起,从而变得极其坚硬。
要想形成简并压力,就要让粒子进入高能状态,然后保持高能,成为可以利用的材料。
简并态材料有几个特性:
温度越低、密度越大、粒子质量越小越容易简并。
最理想的简并材料是通过电子甚至是更加微小的夸克组成简并态,不过微观到这种地步人类已经无能为力。
这样极小的粒子需要进行高能碰撞实验才能探明其性质,但是智子的出现将这条路封死。
再一条路就是用稍大的中子和质子,也就是氢。
氢形成的简并态材料就是金属氢,它的主要用途是作为能源或者炸药。
因为金属氢一旦被激发,产生的能量极为恐怖,也不能作为材料使用。
那唯一的一条路就只有中子简并态了。
中子性质稳定,制作成简并态材料同样安全,不用考虑其危险性。
更重要的是中子人类已经有了相当的研究,全世界的中子实验已经进行了几十年,还是累积了不少可靠的数据。
罗辑听完以后认真思考了一下,感觉这种材料和三体人的强互作用力材料十分相似。
原子之间是存在强大的斥力的,如果想办法消除斥力,再用强互作用力将原子紧紧排列在一起,就实现了类似简并态的效果。
被强互作用力死死钉住的原子不会震动,将始终处于绝对零度。
按照丁仪的说法,简并态材料组成的粒子越小,性能越好,难度当然也是指数级增加。
所以理论上来说,使用中子简并态材料是要比三体人的强互作用力更加强大的?
罗辑突然觉得三体人的水滴不再神秘,那被成为“将弓箭射到月球”的强互作用力材料也不过如此。
当然,中子简并态材料缺点也是有的,那就是重量。
中子排列的密度是要远远高于原子的,质量会大得多。
即使是在战舰外表覆盖一层原子,估计简并态材料都会比战舰还要重。
不过重不是问题啊,跑得慢,但它是个乌龟壳,啃不动啊。
再说解决速度的方法有很多,大不了堆发动机,堆燃料,以原著的技术来看,光速的百分之十应该没有问题。
所以罗辑就提议丁仪有空可以研究一下中子简并态材料,可以说,有了这种材料,水滴的撞击几乎就可以免疫了。
丁仪对罗辑的提议并不看好,即使人类在中子领域有些研究,也不过是堪堪入门。
要制造中子简并态材料?丁仪认为还不如去搞能量防御。
可是丁仪仔细一思考,就发现能量防御和中子简并态材料难度差不了多少,甚至还要高一些。
能量防御就是在飞船周围形成一种力场,用引力或者电磁力抵挡攻击。
电磁力局限性太大,最理想的就是引力了。
引力人类同样有过一点点研究,但同样也只是认识到,掌握的理论比中子还少。
罗辑干脆认为两个一起研究,反正前期都是寻找理论,不做实验花不了多少钱,同时开展,最后看哪个成功几率高再集中力量发展。
丁仪也没有拒绝,毕竟探索未知也是他向往的。
面壁者:终极猎人罗辑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百发小说网http://www.baifabohui.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