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此每当道人探查万物之炁,或多或少都能察觉出物什的一些奥秘。
例如:法眼之中,观看一株树木,可以直接感悟到这树木的年龄,喜阳还是喜阴,生长情况的好坏,甚至还能看出这树木和阳光、水汽的转化等等情况。
甚至,凌风道人猜测,随着日后道行的增长。说不得以后,这法眼能尽观天下万物,十方世界。
因这仿佛天地至理都呈现于眼前的神秘玄奇之景,故而,凌风道人便把这炁呈现的世界,称其为法界。
而胎光之下的感官,他便称其为法眼。
再加上这法眼下,除了炁以外,还能看见的东西,凌风老道便将其称之为气。
气者,物之象形,炁之化生,后天之用也。
炁能化生出气,但又不仅仅是气。
此气不是道经中的气,道经中的气是世间万物一切的组成,而凌风老道所言的气,不过是强名而已。
说白了,炁是法界之中能够以光晕形式被察觉到的万物法理;而气则是根据感受到的法理化生而来,是万物的组成方式的一种。
为什么这么说呢?
这是因为道教所见者为气,而释家所见者为四大和五蕴。
故而可得知,气也好,四大和五蕴也好,都不是根本之物,不过是一家之言尔。
至于什么是根本?
佛道各有分说,反正道家说先天一炁,佛教说缘起性空,至于到底是不是,也没人能证明得了。
反正目前来说,道家玄奇法术,都是以胎光为根本,炁和气为料,造化而成罢了。
譬如,上清观所传的七十二灵符,也就是如此。
现在的吕率,早已经不需要通过灵符科仪,依靠那些繁琐的步骤,碰运气般的来书写灵符了。
当制符时,只需存神入定,当显现出胎光后,意识在胎光之中凝成所需的灵符。
只要这灵符显现后,能够依托这灵符,自主把胎光化现为一着杏黄道袍,颌下三缕长须,头上戴莲花观,手持拂尘的陶弘景祖师仙人像。
其后只需心念一动,这仙人就会将灵符喷吐在现实的符箓之上,这灵符就算成了。
为何如此,实际上按照凌风老道说来。
这灵符经本身就是祖师所赐,在胎光之境中,只要凝出的灵符能够引来祖师像,就代表祖师认可,引来了祖师神力。
祖师神力自然就会以胎光为源,造化出灵符,自然就得偿所愿了。
其实这实质上,也是因为胎光凝成灵符引来了祖师神炁,化合形成灵符之灵机,灵机驱动炁、气之变,造化阴阳。
至于如果胎光境中凝出灵符,而又没有引来祖师像,是何般情况?
当吕率好奇地问出这个问题后,当时凌风老道脸都黑了起来,直说如果那样,就是欺师灭祖,定要被逐出门墙了。
其实吧,两人不知,目前这种情况是不可能出现的。只要是胎光凝出灵符,就会引来祖师仙人像。
至于为何这般,咱[hz1]们后面再叙说。
如果说起天眼通,吕率早就感受过了。
那么天耳通,则是凌风老道意外所知,告知吕率的,何也?
原来,有一次凌风老道在入道之后的游历中,在洛阳城内,见到了一个西域番僧。他见着这番僧一直和一个店铺小厮说话,那小厮好像是个聋子,没听见一般。
他便上前,准备说一说这小厮,结果他复述了番僧的话语后,这小厮竟然离开卖与了番僧货物。
到了此刻,凌风老道才惊觉出来,原来这小厮并不是聋子,而是他听不懂番僧的话语。但是他凌风老道也不曾学过这西域之地的土话啊,怎么自己就能听懂了呢。
其后,他才发觉,这入道之后,还有这般神通。
因其效果,故称天耳通。
至于为何有这天耳通,以他参悟,他觉得因是这人与人之间关系最为密切,且都是以口说话,语言人类更是对世间万物、万事的描述,因其万物、万事同一。
天道原来就是我自己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百发小说网http://www.baifabohui.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