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那固定的亮点和光线的轮廓,和现今医家探明的人体穴位经络图有很高的相似重合度。由此可知,另外的那些光点、光线应该就是其他那些还未发现的穴位和经络了。
只是不知总结出穴位、经络的前贤们,是否见过这精魄。
如果说见过,为何没有探究出人身所有的窍穴经络?
如果没有见过,那么人身的窍穴经络和这精魄上呈现的是否到底是一回事?为何重合度如此之高了。
不过说来也很是惭愧,在明悟这一点之后,两人也曾有心弄明白那些还未探明的穴位和经络。
且先不说那些时刻变化的穴位和经络,就算是固定的那些,因为这精魄实在不是和人体一一重合的。
故而,它所表达出来的位置和信息,二人还是最终没有摸着头脑,没有精准地确定下来。
最后也只是察觉这股云雾确实承载着人身窍穴、经络,具有辅助推动气血、精神运转变化之功。
而且其形状很容易让人联想到道教的魂魄之说,但确乎又不是魂魄,故而强命为精魄而已。
且说在两人法眼之中,吕率的精魄之中的穴位和经络就比常人格外的显眼,尤其明亮。
除了这精魄之外,吕率的禀赋就更加扑朔迷离了。
这禀赋其实就是对于人身精魄的探究的成果,也就是到了这个地步以后,两人的分歧就已经大到无法忍受的地步了。
为何?
因为如果说前期法眼之下各种天地现象还都趋同,能够解释的话。
那么在深究到了精魄时,除了其上承载的窍穴、经络还算一样以外,精魄上还显现出了另一样二人的所见完全不一的事物。
而到了此时,两人就完全说服不了对方了。
在凌风老道的法眼之下,每个人的精魄之上,还会有那么另外一道或多道大小范围不一的不定形的云雾气状事物在其中到处流转。
凌风老道探究之后,自顾地命名其为根气,意为其显露代表了人体最根本的一些特质,
凡是人身出现了的根气,就代表此人在某方面的性质或者禀赋。
当然了,没有显现出来的根气,只是代表人身可能在这方面的禀赋不太突出,而并不代表就没有。
就像老道自己法眼返观之下,他身体内原本有五道根气,探究之后,根据其所能代表的人体禀赋。
以道家之名,他命名其为元气、宗气、营气、卫气、和肝脏之气。其后更是因其修行道法,还多了一道后天之气,命名为太微小童干景精真气。
不过这真气就不是不定形状了,而是化为了三尊神灵游荡在这精魄云雾之中。
与此同时,在凌风老道看来,圆镜和尚就只有四道根气,分别是是元气、宗气、营气、卫气了。
在他的法眼所见的无数人中,每个人都至少有那么一道凸显其人的禀赋的根气,琢磨良久之后,他将这最普遍的根气,称呼为元气。
取得也是仙道本意,意为本源之气。
当然了,老道自己也清楚,这不过是取古词之意,映今日之相。并不是说人体中真的就存有这种气体,而是用来表达法眼之下所见之物。
此气非彼气。
就像虽然他只有五道根气,但这并不代表他没有其他的各种脏腑、经络之气。毕竟按照道家之意,人体由气组成,每人都是由无数的气组成的。
至于这些事物到底是什么,是真实存在的事物,还是一种感觉,或者还是其他的什么东西,犹未可知。
而在圆镜和尚的法眼之中,每个人在这股精魄云雾之上,呈现的就是一道至五道之间的圆环同心佛光。
他也从凌风老道那里得到了一些灵感,决定将其命名为根器。在他的灵感之中,似乎这些佛光更多的是体现出一个人的精神世界。
他自己就有最高的五道佛光,他按照佛教经义,将之称为五蕴,即色蕴、受蕴、想蕴、行蕴、识蕴五种。
天道原来就是我自己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百发小说网http://www.baifabohui.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