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不见七老八十仍在科场里搏杀的学子也是大有人在。
就算一试不中,在等三年,顾廷烨也才十九,虽然比不上十六岁中举,亦是万里挑一的稀罕招牌。
现在早一日升入上舍,便早一日能接触策论,早一日发解,甚至金榜题名。
在王山长和常教谕眼里,只要顾廷烨能保持这种天赋,中举不过是时间早晚的事。
所以常教谕才希望顾廷烨能多一点时间进行策论的学习。
“我看行,小顾啊,只要你考入上舍,我便写下推荐,让你参加明年的院试,可好?”
闻弦音而知雅意,王山长马上明白了常教谕的打算。
虽然王山长本打算多留顾廷烨几年,但年纪不过十六的举人更香一点,这可是活脱脱的金字招牌,到时候书院必将在其手里更上层楼。
此时的白鹿洞书院还没有出现朱熹等名人,虽然也是一所重点,一所历史悠久的名校,但还未确立四大书院之首的地位。
也就相当于285,911还没升格到清北的地位。
要知道前世大学分为了六档,第六档是专科院校,往上一档是三本院校。
再往上便是第四档的二本,第三档的一本,第二档的285、911重点。
而清北独为第一序列,其他院校望尘莫及。
王山长能作为白鹿洞的洞主,也是有自己的野望的,想要将白鹿洞书院发扬光大,想要白鹿洞书院无有人能与之争。
所以,一位年纪轻轻的举人,甚至进士就是至关紧要了。
虽然要顾廷烨一入书院便连考两试,升入上舍,此举算是于礼不合,但只要是对书院有好处,王山长愿意开这个先河。
“学生必不负夫子与教谕的栽培。”
顾廷烨倒是高兴了,被领导重视的感觉无论在什么时候,都会令人愉快,除非领导是为了让你加班。
这本来也是顾廷烨的计划,三年发解,风风光光的中举回汴梁,看一看小秦大娘子那错愕的表情,想必一定会很有趣。
所以也是痛快的答应下来。
接下来的两天里,范伟等人再也没看到顾廷烨出现在明伦堂里。
刘鸿涛也以为顾廷烨终于惹恼了常教谕,被赶出了书院,高兴的他连蹭了两天同学的酒喝,美其名曰庆祝书院之中再无毒瘤。
直到三天后,顾廷烨端出现在了明伦堂门口,才惊掉了刘鸿涛一地的眼睛。
“你...你...你怎么会在这儿?你不是被赶出书院了么”
这几天刘鸿涛可是好不快活,到处宣扬顾廷烨在自己的唇枪舌剑下灰溜溜的滚出了书院,那叫一个风光。
自己是书院的学子,书院便是我刘鸿涛的家,书院将顾廷烨赶出去,四舍五入就相当于自己把顾廷烨赶出去,完全没毛病!
从知否开始的诸天之旅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百发小说网http://www.baifabohui.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