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同北城门外,一千五百人整齐排列,军容鼎盛,士兵们精神抖擞。
这些姜镶的私兵,一直都有严格操练,每个月俸银都按时发放,比普通大明军队战斗力强得多。
士兵们的武器,既有刀、枪、弓箭这类冷兵器,亦有鸟铳、三眼铳之类的热兵器。
只是一直以来,姜镶只能勉强保证私兵的俸银及时发放,根本没多余的钱财打造兵器。
一身戎装的姜镶,站在城门外,望着全副武装的士兵们,这是他赖以起家的本钱。
李智雀、张发可道:“总兵大人,全部弟兄已集结完毕。”
姜镶点点头,面向士兵们高声道:“弟兄们,想不想过好日子?”
“想!”
一千五百人异口同声回答。
姜镶道:“弟兄们,你们月俸一两,我从未拖欠,但这只能让你们家人勉强糊口。我要让跟着我的弟兄都过好日子,从下个月开始,月俸改为二两。”
二两?城门前的私兵、城墙上士兵,无不瞪大了眼睛。
谁也不敢想象,当兵有这么高俸银。
明朝原本是卫所制度,寓兵于农、守屯结合,在明朝初期发挥了很大作用,朱元璋说过:“吾养兵百万,不费百姓一粒米。”
后来,越来越多的军田被军官侵占,军户逃亡,卫所制度逐渐崩坏,到了明末时期,军队基本上都靠募兵。
但是,募兵制需要大量钱银养兵,明王朝财政收入低,根本无力养兵,许多地方的军饷被拖欠,即使有军饷调拨下来了,往往要被军官克扣一部分。
听到有这么高的月俸,士兵们无不瞠目结舌,一时间不敢相信。
李智雀趁机大声道:“姜总兵对我们那么好,我们要誓死为他效命!”
现场欢呼起来,士兵们兴奋极了。
随后,姜镶、李智雀、张可发等军官们翻身上马,策马缓缓前进,士兵们步行前进,始终保持整齐的队伍。
一千余兵马向黄家庄方向进发,姜镶要捞钱,首先拿距离最近的黄云发开刀,对于这种汉奸败类,姜镶绝不手软。
在城墙上站岗的士兵们,望着那北行的队伍,没人知道总兵要去干什么。
一个月二两银子,士兵们无不羡慕。
“我们也是姜总兵的人,月俸也该是一样!”
“我们是朝廷的兵,那些是姜总兵带来的兵,他们才是总兵的弟兄,跟我们不一样!”
“二两银子就别奢望了,每月一两银子,只要不拖欠、不被军官克扣,我就心满意足了!”
“是啊,只要能把拖欠了三个月的饷银发下来,我就知足了!”
“总兵说今晚就有军饷,不知他有什么办法?”
“哎!但愿总兵没骗我们!”
…………
——————————
勾结建奴的八大晋商,他们的家都离边境线不远。
八大晋商之首的范永斗,以及翟堂,家在张家口。
梁嘉宾、王大宇、黄云发三人的家在大同,黄云发在城北,王大宇家在城南二十余里处,梁嘉宾家在城东四十里处。
王登库、靳良玉、田生兰这三家在大同西南边的朔州。
大同城北十里,这里有座大型庄院。
这是连片的建筑群,不仅面积大,四周还有围墙,犹如小型城墙,在围墙四个角,有专门的瞭望台。
这是黄云发的家,他本人和家眷就住在这里。
除此之外,还有大量的丫鬟、仆人,以及数百名家丁护院。
明末灾荒,流民众多,有这些家丁护院保护,再加上跟当地官府、军官的关系,黄云发才有充足的安全感。
庄院书房,这里大门紧闭,书房内只有黄云发、总管梁兴、账房吴因何三人。
黄云发刚刚接到清兵从黄崖关入关的消息,把两个最重要的手下叫来。
梁兴道:“老爷,清兵来了,我们的机会又来了。”
大明最狠总兵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百发小说网http://www.baifabohui.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