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时袁绍隐隐有想要自立之心,之前已经私刻玉印,剿灭公孙瓒之后,袁绍占了四州之地,更是让主薄耿包提出“宜顺天意”的建议,结果遭到众人反对,不得已将耿包杀了,以安众心。
曹操不同,手下大多数是曹氏和夏侯氏等家族中人,还有自己在兖州所辟之人,对他都比较忠心。
他软禁天子,派七百名侍卫围护皇宫,朝中大臣一般也难以进入皇宫。
就连伏完和董承等人,要想进入皇宫与天子私见也非常困难。
袁绍听了田丰之语,微微摇头道:“若将天子迁来邺城,孟德必不愿意。”
田丰觉得也是,又说道:“他若不愿迁来邺城,可迁至济阴鄄城,鄄城离我们稍近,有任何事情也好办。”
兖州济阴鄄城现在是州治地,曹操的家属都在鄄城。
鄄城离黄河很近,算是属于袁绍的势力范围之内,田丰以为这是一个折中的办法,既可让袁绍接受,也可让曹操接受。
当然,这只是他的一厢情愿。
袁绍接受了田丰的提议,派人去向曹操提出将天子迁到鄄城,这样可以避开潘凤和张绣等人对天子的威胁。
曹操让天子迁都许县,为的就是远离袁绍的势力范围,好不容易才得到的一颗金印,怎么可能再迁到袁绍的眼皮子底下。
他宁愿东征西讨,数次领兵攻打南阳和徐州这些隐患,也不愿意将天子迁到相对比较安全的鄄城。
当即拒绝了袁绍的提议。
从此以后,袁绍知道曹操这个曾经的小弟,翅膀已经长硬了,要单独飞了,甚至还要与自己争夺地盘,对他开始有了敌意。
只不过幽州的公孙瓒还没有灭,现在还不好与曹操撕破脸,只要等到公孙瓒一灭,到时候就可以跟曹操争夺天子争夺天下了。
潘凤在吴郡得知曹操退兵,鲁肃和李响也因此领兵退回合肥,他们的目的已经达到,就是逼曹操退兵,解徐州之危。
之后又听闻刘备派关羽领兵一万去援救臧霸,袁谭退走,被臧霸追击,而且臧霸还因此与关羽和好,甚至给了一万石粮食。
对于臧霸与关羽和好,潘凤心中持赞赏态度,觉得臧霸识大局,并非只是山贼流寇义气之徒。
虽然也看得出来,刘备有招揽挖走臧霸之嫌,但潘凤心中安然。
就如自己挖不走关羽一样,刘备也挖不走臧霸。
现在徐州稳定,自己就可以放心在扬州施行自己之事。
之前在徐州只是破坏,并没有着力重建,现在,他想要在扬州不但要破坏,更要重建,让扬州的百姓感受到自己给他们所带来的更多福利。
谷不但要让他们有田可耕,更要让他们有书可读,将来甚至可以做官。
凡鸟变凤凰不再是梦,当世家豪族不再霸占官途,他们农家子弟,只要书读得好,又有忠孝仁德之心,将来当县令当太守,都是完全可能之事。
到时候,其他州民必会羡慕扬州百姓,自己领兵所到之处,那还不是望风而归附。
甚至自己不到,他们也会自己组织起来,推翻世家豪族而自立都有可能。
江东世家大族,主要集中在吴郡和会稽,尤其以吴郡为甚。
吴中四姓,顾陆朱张,族大田多,而且又相互交织,势力很强。
如果要将他们全部夺田赶走,牵连将会很大。
高顺任为吴郡太守后,对此事心里有些犹豫,怕搞不好会举郡皆叛。
为此他来找潘凤商议,想要宽大处理吴郡世家豪族之事。
“将军,吴郡大族豪强甚多,牵一发而动全身,若如徐州一般,夺田夺财,毁家驱离,只怕会适得其反,将会更乱了。”高顺担忧道。
“伯平,以你之意,当如何处置?”
潘凤知道,以高顺的思想,肯定不能和自己同步,仍然停留在唯世家与名士的阶段,觉得世家豪族很难彻底铲除。
但他既然提出意见,自己也要听一听他是怎么说的。
三国:我败成最强猛将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百发小说网http://www.baifabohui.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