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时间,不多了。”朱允熥没头没脑的说出这样一句话,让黄观有些摸不着头脑。
朱允熥却没有多做解释,转而拍了拍黄观的肩膀,“不要想太多,收拾一下,准备去拜访一下我这位老师吧。”
......
皇宫内。
朱允炆自然早已经收到消息。
黄子澄也被他早早的请到身边,“黄师,今天皇爷爷让宋先生,去辅导三弟学习。你怎么看?”
对于朱允炆的疑惑,黄子澄也早有腹稿,“对殿下而言,这是好事呀。”
“好事?从何说起?”朱允炆有些不解,如今的朱允熥备受皇爷爷的看重,怎么能算的上好事呢?
看出朱允炆的疑惑,黄子澄反倒是一点也不着急。
坐在椅子上,慢慢悠悠的给自己斟了一杯茶,然后细细品上两口,“之前三殿下在宫外,无人注意。所以,才给了他和淮西人之间联络的机会。如今,有宋老先生亲自教导。他与各部官员之间的走动,自然也就会少上许多。”
“而殿下你却不同,虽说身处宫内,可却能够时常见到陛下,想我大明以孝治天下。今日过后,殿下便又领先一步。”
听完黄子澄一席话,朱允炆茅塞顿开。
“黄师的意思是,我只需常常在皇爷爷身前走动,表现出自己纯孝的一面,自然能够获得皇爷爷的欢心?”朱允炆越想越觉得激动,“如今三弟在宫外,来往走动本就没那么便利。而我身处宫内,早晚去皇爷爷身前问安,自然能够让皇爷爷感受到我的孝。”
“如此一来,在皇爷爷心中的地位,便会出现此消彼长。”
朱允炆说着说着,猛地一拍手掌,“听黄师一席话,胜读十年书呀!”
“孺子可教也。”黄子澄捏着自己的胡须,微微点头。
“我能得黄师之助,犹如刘皇叔得武侯也。”朱允炆高兴的夸赞道,“即使武侯、诚意伯在世,也不过如此。”
朱允炆这番话,出自内心。
正因为如此,黄子澄才更显得高兴。
“微臣若是能早生个二十年就好了。”黄子澄笑着叹了口气,“可惜可叹,未能与诚意伯一较高低。这实乃人生一大遗憾啊......”
“若是黄师能早生二十年,我又该如何是好啊。”朱允炆连忙说道,“待我登上皇位,自然会给与黄师施展抱负的空间。定不负黄师这满腹韬略!”
大明:这个皇孙可太稳了!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百发小说网http://www.baifabohui.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