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韵王朝,永安城。
八景河上,舟来船往,画舫云集,一艘乌篷小船从中挤出,晃晃悠悠地靠向河岸。
双鬓微白的船夫摘下斗笠,指着前方,对船舱里的少年介绍道:“这位客人,前面就是皇城最热闹的地方。”
“除了青楼酒肆,赌坊茶楼这些消遣之地,还有几处夜市,有不少商贩沿着河岸摆摊,卖些吃食,玩具,饰品……客人可要游玩一番?”
少年名叫常明,白衣墨发,相貌俊秀,扎着王朝少见的道髻,正襟危坐,看着一本道书。
虽然没有了长辈的监督,但对于每日的修行和功课,常明从不懈怠。
他记事起就被仙人收养,居于洞天福地,餐风饮露,吐纳修行。
三岁识云篆,书雷纹;四岁读道经,背道藏;十二岁养得一缕道韵,磨得一颗清净道心。
十三岁引气入体,学百艺,炼丹炼器,画符布阵;十六岁小有所成。
意气风发,生凌云壮志。
辞别师尊,入世历练。
如今,来到人间已经半年。
听到船夫询问后,常明不言不语,直到默读完道书的最后一段,完成今日的晚课,才抬起头来,望向河岸。
夜幕下,灯火璀璨,车马喧嚣。
穿着棉袍的百姓摩肩擦踵,为戏法喝彩;摆摊吆喝的小贩数着铜板,喜笑颜开;
满嘴糕点的孩童手捧糖果,追逐打闹;眉目传情的男女打翻醋坛,衣裳凌乱,其乐融融……
“久闻皇城繁华,夜间灯火不熄,今日一见,名不虚传!”
“那就在这停下吧!”
清朗的声音传出船舱,让等待的船夫松了一口气。
也不知道为什么,这小小少年的威势比官老爷还大,一路上拿着书,让人根本不敢打扰。
常明下了船只。
此刻的他收起道书,气质从肃穆变得悠然,仿佛下课的学子浑身轻松、自在。
常明走在人群中,目光满是异彩。
他看过史书,游历过郡城,深入过荒野,对这大韵王朝的情况也算了解一二。
昔年天地劫数让本土仙神死的死,失踪的失踪,人间王朝也遭遇重创。
导致沉寂的妖魔鬼怪纷纷出世,在荒野中发展壮大,占山为王,时不时骚扰城池,袭击平民百姓。
现在,除了有数的大城,人道气运厚重,武者众多武力强大,可以防备妖魔,依然大开夜市。
其他城池全部紧闭城门,实现严厉的宵禁,百姓只能早早休息,祈祷一夜的平安。
所以,
巍峨皇城内的祥和热闹,在这妖鬼横行的世道里,实在难得一见。
红尘炼心,食人间烟火,亦是修行。
看看这里的戏法表演,吞刀吐火,隔空取物;看看那边的刀枪剑戟,擂台打斗。
跟着文人才子吟诗作对,饮酒取乐;跟着权贵富商出入阁楼和画舫,体验人间绝妙。
听丝竹之音,嗅胭脂之香,看霓裳之舞……
纸醉金迷,穷奢极侈,常明只感觉大开眼界:“人生十六载,今日方知,人道盛世之景。”
“唯独可惜……”
望着远方深沉的夜色,回想起来到皇城路上的所见所闻,常明摇着酒壶,内心不吐不快。
“千里之内,就有妖魔啖肉饮血,白骨露于野。”
斩妖除魔,驱鬼荡邪,还天下一片朗朗乾坤。
这是常明来到人间后的冲动。
虽然目前的修为不过炼气圆满,还未真正的踏上道途,但他有这个信心,实现凌云壮志。
因为他怀有的无上传承。
常明的传承很是特殊,据他所知,师尊曾经任职于天庭雷部,留给他的道统为革新后的神仙一道,倡导仙神双修,仙道为本,神道为辅,借神道化身“神与道同”的特质,快速领悟天地道则,拔高仙道修为。
我在人间立道国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百发小说网http://www.baifabohui.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