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弟俩各自忙活着,没多大会儿,林青松提着一篮子菜回来了。
林青禾抬眼一看,便笑了:“还真是从不让你空手回的。”上次让他送柴禾过去,又抱了几颗菜回来,这次又是一篮子。
林青松嘿嘿一笑:“我都说不要了,桂花婶子非要往篮子里塞,说是不值钱的东西,什么时候家里没菜吃了,就去她那里拿。”
林家没有地,吃什么都要买,以前林大壮在时,都是苏氏在管家,吃的菜也好,粮食也好,都是去村里跟人家买来的。
“对了,桂花婶子跟我说,她小叔子家里要用钱,说是要卖粮,问你要不要,都是自家种的粮食,不会掺假。”
“要,怎么不要,家里的粮食也不够吃几天的,既然村里有人要卖粮,咱们这就去买回来。”
至于说掺假之类的话,她也是知道些的,说的是县城里的一家无良商人,卖的粮食里掺石子,将发霉的陈粮混在新粮里一起卖,坑了不少人。
林青禾进屋里取了钱揣怀里,带着林青松就去买粮了。
要说现在正是青黄不接的时候,家里有余粮的人家,那都是日子过得殷实的人家,这时候缺钱卖粮,也不知是为什么。
姐弟俩一路杀去了桂花婶子的小叔子,也就是赵富贵的家里。
“富贵叔,听说你家要卖粮?”林青禾在院门口招呼了一声。
赵富贵正在扫院子,见到他们姐弟俩,连忙招手:“青禾、青松来了啊,快进来。”
“去年秋收后,粮食留得足,这不开了春,再有俩月地里又有收成,那些粮留着倒是占地方了,而且最近手里也有些紧。”他脸上带笑着说道。
手里紧,缺钱花,还能笑得出来,看来不像是什么坏事,林青禾不由问道:“春耕已经忙完了,该没什么花钱的地方吧?”
村里人都是熟人,向来也都喜难刨根问底的,而且她也确实好奇得很,没病没灾的,又不到娶亲嫁女的时候,他这钱要花用在何处去?
赵富贵嘿嘿笑了两声:“钱寡妇的儿子读了几年书,看着挺出息的,听说过几天就要去考功名了,没准往后还能做官呢,我看着可不羡慕得紧,就想着把桩儿送去学堂,也念几年书,就算考不了功名,也能做个账房先生,怎么也是条出路不是。”
他这里嘿嘿笑着才说完,腰上就被他媳妇乔氏掐了一把。
痛得他跳脚:“哎呀,你这是干啥呢,好好说话不行,做什么非要动手。”
“你在青禾面前乱说些什么呢,口没遮拦的。”乔氏狠狠瞪他一眼,随即转头道:“青禾啊,你富贵叔脑子有些不好使,他的话你别放心上啊!”
林青禾摆了摆手:“婶子说哪里话,这也没什么,不怪富贵叔。”
赵富贵这才反应过来,林青禾跟赵正平才退了亲,他就在人家面前夸人有出息,这不是打脸么,顿时也有些讪讪的。
“你们是来买粮的吧,要多少?”乔氏出声问道。
“婶子你们要卖多少?”
“去年秋收的粮都没有卖,现在粮仓里有二十石呢,我们打算卖一半,留一半自家吃。”乔氏说道。
赵富贵忙着又解释了一句:“不是我们家的粮不好,去年秋收后没卖,是因为那会儿粮价低,四文一斤,没舍得卖,我原本是打算全留下自家吃,待到五月收麦后,将麦全卖出去,麦的价格高一些。”
说他脑子不好使,他也很会算计的好吧,看了乔氏一眼,叹了一声,道:“要不是想着送桩儿去学堂,这粮我是不打算卖的。”
乔氏点了点头:“确实如此,原本这些粟米我们是准备留着自家吃的,麦的价格能卖到八文,这粟米现在也只能卖到五文。”
林青禾点了点头,他们家经常买粮吃,对于各种粮价是很清楚的,麦磨成面粮价格更贵,现在家里也只是偶尔买点面粮改善伙食,主食还是以粟米为主。
“既然如此,这十石粮我都买了吧,家里总是要吃的,索性一次买足了,也省得三天两头的去买粮。”
农门长姐:当家种田开商铺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百发小说网http://www.baifabohui.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