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唔,唔”京都皇宫,一声声悠扬的号角之声响起,皇帝陛下御驾亲征归来的第一次大朝会如期而至,而这一次大朝会的主题只有一个,那就是大肆分封这次对蛮族的胜利取得战功的有功之臣。
“有事请奏,无事退朝!”领班太监尖细的嗓音传遍了整个正气殿,正气殿,顾名思义浩然正气之意,是太祖皇帝登基之时为大殿命名的,而历经三任皇帝,一直把这个名字保留了下来。
“启奏陛下,陛下御驾亲征,力挫蛮族大王金迷力二十万大军,壮我国威,随军众将士也是抛头颅洒热血,为此战立下不小得功勋,我大夏一向奖罚公平,陛下,是时候对有功人员做出封赏了!”作为兵部尚书的朱成仁,虽然没有参战,但是作为军方的代表,这个时候必须要为军方争取功劳的,而这件事同样是一品军侯,同样挂着兵部尚书衔的李继宗和尉迟迥却不是很适合在这个时候出面的。
作为官场老油子,并且官位已经到了武将的巅峰,李继宗和尉迟迥自然是明白,虽然皇帝轩辕博是一代明君,但是有的时候功高盖主并不是什么好事,自己等人是这场大战的直接参与者,封赏是少不了的,官职什么的就不用想了,之能是得到一些财物之类的,要是主动提出封赏的话,虽然不是为了自己,但是邀功和恃宠而骄的印象是免不了的索性站在一边事不关己的避嫌,反正功劳是实实在在的,轩辕博这位皇帝陛下自然是不会忘了他们的,毕竟都是多年的老兄弟了,对于轩辕博,他们还是很信任和相信的,要不然的话,也不会为了大夏这么拼命的。
“陛下,朱大人所言极是,此次大战的胜利,我大夏到皇帝陛下下到北土城士卒,都是为此战立下了赫赫战功,应当重赏!”宇文成颤颤巍巍的说道。
历朝历代以来,文臣和武将都是天生敌对的,这是皇帝掌握朝堂的手段,文臣和武将历来是不和的,但是面对整体的国家利益和大是大非面前,文臣和武将是否和睦,就能看得出一个王朝的兴衰的,此时宇文成赞成朱成仁的奏报,自然是站在大夏的利益的,而反观历史,宋朝的时候,本来皇帝就提防着武将,文臣更是欺压武将,这也让大宋朝成为了历史文风最盛,但是纵观大宋,除了个别时候,整体就是最软的一个朝代,也导致了最后大宋的灭亡,更是闹出皇帝被俘,南北称帝的笑话和耻辱。
“臣等附议!”众朝臣纷纷复议。
“哈哈哈,众爱卿所言有理,大功自然就要重伤,宣旨吧!”轩辕博大笑三声,随即让太监宣旨。
人生如戏,全靠演技,翟易作为这次大战首功的所在,有着临宁县子的爵位和五品将军的职衔,自然是有资格进入朝会的大殿的,只是此时翟易就站在最后面的角落里,看着皇帝和大臣们的演技,不由的赞叹一声,早就准备好的事情,非要搞得君臣一心的演一番。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此战众将士浴血奋战打出了国威,打出了气势,着兵部统计战功,户部吏部配合论功行赏。”太监尖细的声音传遍了大殿。
“陛下圣明!”又是一阵拍马屁的声音,不对,应该是拍龙屁。
这是对普通将士们的封赏,论功行赏,兵部和户部自然是有一系列详细的奖励的政策的,会有专门的的人去处理这件事的,在朝堂宣旨的意思就再给所有天下人一个信息,皇帝并没有忘记你们,封赏是绝对不会少的,以后你可以放心的拼杀赚取军功了,远在庙堂,高高在的皇帝陛下是会看得到的。
这其实就是历朝历代的皇帝陛下收买军心的惯用套路罢了,历史是那样惊人的相似,只要给钱就行,当然了,立功超过一定的层次,也不是不能获得官身的,翟易的熟人,胡天彪这次跟着翟易也是立下了不错的战功,这不一步从一个普通的大头兵荣升到了九品的陪戎校尉,这次胡天彪该开心了,在边军当了这么多年的兵,眼看再过几年就扛不动刀抢了,没想到竟然还能获得官身,翟易也是替胡天彪高兴,远在北土城的胡天彪在得知自己当官之后,跪在北土城的城头之朝着京都使劲的磕着头,额头都出血了,这个铁塔一般的汉子哭的像个月子里的娃子,当然这都是后话了。
马上封侯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百发小说网http://www.baifabohui.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