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价格,要是真的“皮薄馅大”,许志觉倒是要怀疑,是不是用了传说中的“淋巴肉”。
不过,虽然没有到达这样的预期,但好歹真材实料,可以吃得放心。
尚大姐包的包子,大小跟一般的小笼包差不多。
上面的褶,许志觉仔细数了一下,有十五个。
标准包子十五个褶。
因此这数量,可谓是不多不少,刚刚好。
不过,许志觉曾听说,这津门的“狗都不理”包子,上面有十八个褶。
至于这褶到底是干什么用的?
简单来说,就是为了装饰和美观,同时也是为了让大家知道,它不是馒头。
“我先夹起一个包子,大家看看。”
许志觉说着,用筷子熟练的,夹起了一个包子,放在了镜头范围内。
让大家能够更清楚的瞧见。
手工与机器所包的包子,不仅是在味道上的差别,还有形状上的差别。
许志觉也不是没有吃过,用机器包出的包子。
只是一般机器包出的包子,有一个鲜明的特点,那就是封口处的那个“圆圈”是没有的。
机器包出的包子,整体就像是被挤出来的一样,因此形状就像是,小时候吃的“宝塔糖”一样,顶端没有“圆圈”,有一点尖尖的感觉。
还有一点。
就是机器包出的包子,一般趋近于完美。
皮是皮,馅是馅。
从外观看上去,除了理所当然的包子形状外,只能瞧见白如雪的外皮。
可手工做的包子,就不会这么完美了。
尤其是许志觉,从小到大在渝州所吃的包子,基本上都是如此——
与砂糖柑差不多的大小的小笼包,外皮白白的,但又不会白得,让人怀疑是不是在里面,加入了漂白剂。
除此外,就是包子的褶,虽然基本上都是一致的。
可封口的“圆圈”,却存在着大小差异。
有的甚至,还连在了一起,难舍难分。
而且,也因为馅料的缘故,导致包子外表,出现了它的一部分。
例如许志觉所点的酱肉包。
封口处,出现了浅褐色。
外皮,有的或许是相对来说,较薄的缘故,已经敷上了一层“油面膜”。
呈现出与封口处,同样的颜色。
正因如此,早餐店的老板,或是老板娘,在客人点上一份“酱肉包”时,才会准确无误的寻找到。
不过,即便如此,在匆忙时,店家也有会出错的时候。
例如在某一次,自己在早高峰期间,点上一份酱肉包外带时,尚大姐就不小心,将几个鲜肉包,给一同夹在了塑料袋内。
虽对于鲜肉包,许志觉倒也算不上太讨厌。
但吃上去,总感觉有些油腻,因此他的确也没办法,违心夸赞一句“喜欢”。
许是因为从小所吃的鲜肉包,几乎都是这样一个德行,许志觉便从此,对鲜肉包敬而远之,只吃酱肉包。
不过……
他倒也更怀念,童年在外婆家时,外出所买的那个,只需五毛钱的糖包。
美食直播:从渝州小面开始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百发小说网http://www.baifabohui.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