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降?老子不答应,你凭什么投降,你凭什么。”
那人又是一刀,半边身体开了膛。
“无辜?我孙家上百口难道不无辜,多尔衮,我誓杀你,我誓杀你。”
说完又是数刀。
凡事只要有个领头的,一切便如决堤之水,一泻千里。
有仇的,没仇的,仇深的,仇浅的,无所谓了。
狼多肉少,一百多人根本不够分,有些差不多被砍成肉酱。
“呜呜。。。。。。”
第一个出手的那人不顾满身的血污,蹲在地上嚎啕大哭。
“之涣,别哭了,以后咱们一起杀鞑子,报仇雪恨。”一个青年上前轻抚他的背,轻声安慰道。
原来这人名叫孙之涣,他或许名不见经传,但是他却有一个大名鼎鼎的从祖。
大明首辅孙承宗。
崇祯十一年,鞑清第三次入关,多尔衮打到孙承宗的老家高阳,孙承宗率子孙誓死抵抗,全家一百余人壮烈牺牲。
当时年仅十六岁的孙之涣外出未归,得以幸免,从此比天高比海深的血仇无时无刻不在煎熬着孙之涣的心灵。
一人哭,百人应。
嚎哭之声震天动地,不是恐惧,而是他们心中集聚了太多怨愤。
周围的人只是默默的看着,没有鄙视,只有同仇敌忾。
不时,孙之涣收住眼泪,胡乱擦了擦,咬了咬牙,一道划在自己手心。
“从今往后,俺孙之涣改名杀破虏,除非有朝一日杀死多尔衮,灭了鞑清,否则不改本姓,不归祖坟。”
崇祯十六年,四月二十三,大明杀神杀破虏于张家口立誓,时年二十一岁。
明末之史上最莽帝王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百发小说网http://www.baifabohui.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