沐颜成仙前一直在梧桐书院教书。这是他第一次参加考试,他教过的学生早已在各州郡做了刺史、太守等要职。若论才华,沐颜虽比不诗仙李白,诗圣杜甫,但科举中榜也是手到擒来之事。
长安,丝绸之路的起点,取“长治久安”之意,积聚了数百年的财富和文化。
京城长安,新声巧笑于柳陌花衢,按管调弦于茶坊酒肆。八荒争凑,万国咸通。
集四海之珍奇,皆归市易;会寰区之异味,悉在庖厨。花光满路,何限春游,箫鼓喧空,几家夜宴。伎巧则惊人耳目,侈奢则长人精神。
灯宵月夕,雪际花时,乞巧登高,教池游苑。举目则青楼画阁,绣户珠帘。雕车竞驻于天街,宝马争驰于御路,金翠耀日,罗绮飘香。
沐颜和春雪来到长安,找到了一家驿站住下。这几天驿站住的都是前来应试的各州各府的考生,驿站里熙熙攘攘,好不热闹。春雪女扮男装,和沐颜在客栈里和这些考生们聊着天,品着茶,对着诗,好不热闹。
“进士”科每年应举者人数众多,而录取比例却极低,因此50岁能考中“进士”的人,还算年轻,仍被看作“少进士”,终身不第的居大多数。
考生中有人说,“这几日时间最为宝贵,大家可抓紧时间去行卷。”
春雪好奇的问沐颜,“你要不要也去行卷?”
所谓“行卷”,是指到礼部报考进士科的举子,为了能被取中,常常托请有政治地位的达官显贵或有文学声望的学者把自己推荐给主考官,这在当时是公开进行的。这些举子为了求得推荐人的信任和赏识,便把自己的文学著作用工整的字体写成卷轴,呈献给推荐人。这种卷轴和做法叫“行卷”。
沐颜骄傲的说,“想我在梧桐书院教书时,已是桃李满天下,好多的达官显贵都曾是我的学生,我怎好意思去?我要凭我的真才实学,考进士。”
考生里有人大声说,“行卷确实能得到达官显贵的推荐,但也要托关系,能托到关系的,又有几人呢?大唐这么多考生都去行卷,那还要考试做什么?”
又一考生说,“行卷都已经默许几十年了,才华出众能早日被朝廷发现和推荐。如果只是纸答卷,极有可能被不同风格的考官埋没了栋梁之才。”
考生陈斌说,“大唐何止只有这两种途径,我这里有今年的科考试题,只要有人肯出500两黄金,我保证让他今年金榜题名!
五一看书天天乐,充100赠500VIP点券!
(活动时间:4月30日到5月4日)
唐末淑女除妖记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百发小说网http://www.baifabohui.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