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鸠摩罗什,后秦
西元纪386年,东晋武帝太元11年,初夏的午后。
一连数日的和风细雨,洗却了长安城四处积郁的尘灰与躁气。不惟气温变得清爽,四处的街衢与屋宇也焕然一新。
横亘在城北不远处的渭河,逼城而过,滔滔东逝。
极目向南远望,终南山巍峨秀丽,绵延不绝。
河山依旧,世事却早已白云苍狗……
长安,这座阅历了千百春秋、曾经俾睨天下并号令四海的帝都,经历了一场又一场战乱的蹂躏,虽未全然残破,气象却明显凋敝了许多!
城中的人家与居民,眼下已全然无法与鼎盛时期的大汉长安相提并论。
街头往来的男女老少,穿戴传统汉家衣冠者十不及一!披发左衽者反倒是屡见不鲜!
早在曹魏及西晋年间,关中各地就充斥着匈奴苗裔、氐人、鲜卑、羌人等族属与各色杂胡。长安百姓们由此也逐渐习惯了形形色色的胡人服饰,到了如今,彼此交流以汉话为主却夹杂些胡腔胡调的氛围。
一队全副武装的精锐羌军,跑步开进到城西的怀远门下。
“把守好这一带的每条街口,每个里巷。两位殿下过会儿就要到了。”
带队的壮实校尉一声令下,羌儿们立刻有序行动。
与普通的羌军不同,这些人马不仅个个精悍、盔甲鲜明,而且无论官兵都罩着一袭耀眼的赤色斗篷。
“章叔,这些兵将咋看着与别的羌军不太一样?”
正在井口打水的年轻女子低声地询问一旁摆摊做生意的中年屠户。
“他们是禁卫皇宫的羽林军。快回自家屋里去,妹子。”
屠夫说完,也赶紧动手收拾起自己摊位的鲜肉与东西。
归仁里,在光荣的大汉朝时代,乃是朝廷安置自域外归化帝国的异族贵族们的街区,如今却成了城内少见的汉人集中聚居区。
巷口那座历经沧桑的石牌坊,相传是汉昭帝下令所立,名臣霍光带人亲自揭彩。
牌坊的两根立柱下,一左一右盘踞着一对儿威武的西域风格的精雕石狮,提醒路人这条里巷曾经的非同凡响。
牌坊西面几十步处,有个石基的高大楼台。
据说,这楼台原本是座戏台子,是在当年镇守长安的曹魏大将军夏侯懋命令下,由住在归仁里的富裕胡商们捐资修造的。
如今,这戏台四周聚集了很多的百姓,翘首以待。
人们不是来看戏的,而是昨日看到了张贴四处的告示:羌秦帝国的三殿下姚晨,今日将在此间处置违纪犯事的羌兵,以整饬京城长安的秩序!
怀远门下,姚晨看着略微迟到的弟弟姚政策马而来。
“三哥,不是我有心来迟!就要出门了,太子府的詹事唐晋来到小弟的府邸。你知道,唐晋是大哥门下的要员,又是替大哥登门探病的,还给小弟送来了药,不好怠慢人家,所以耽搁了片刻。”
姚政是羌秦皇帝姚苌的嫡四子,年方二十,和哥哥姚晨一样面如冠玉。只是三殿下姚晨一向以沉稳刚毅出名,而四殿下就显得文弱了不少。
“大哥是关心你。唐晋做事一向妥当,那药材想必也是他亲自张罗的?”
“正是,三哥。”
“看你的气色不错!”姚晨下端详了姚政两眼。
“本来就是偶染小恙,没什么大不了的!”
姚政露出灿烂的笑容,花样的年岁,又是正好能大展风采的天下乱世,得志的少年英姿勃勃。
兄长姚晨和弟弟姚政一样身着常服,两人也同样外罩着一袭与羽林军将士同款的赤色斗篷。
姚晨也报以弟弟灿烂的笑容,随即又眉头微蹙。
“四弟,你怎么没佩戴狼徽?”
姚晨问的是代表羌秦帝国贵胄身份的徽章。
匈奴、鲜卑、羯、氐、羌……
龙墟天骄志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百发小说网http://www.baifabohui.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