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生长富贵,习于安乐。外出,沿途浏览,可以知道鞍马勤劳,要好好观察百姓的生业以知衣食艰难,体察民情的好恶以知风俗美恶。到老家后,要认真访求父老,以知我创业的不易。”
朱雄英想起前世看到的朱标和朱元璋的对象,以知我创业的不易。
你就是个温室里的花朵,是咱在呵护你,这么多年了,你需要明白一下我当年的处境了,你一味仁慈这确实没错,但老实人容易被人欺负。
以为你自己很厉害,大可不必。淮西武将是因为咱出身武将,同时也是因为联姻以及你是他们看着长大的,了解你的性子,一群骄兵悍将。
而文官集团就很简单了,联姻是一方面,另一方面你符合儒家的道德规范,他们也就所谓认同了你,形成了一个微妙的平衡。
至于你的那些弟弟们。如果不是咱压着,你帮他们处理了一些问题,同时你之前被咱立为吴王世子,建国后你又被咱立为皇太子。
离开了咱,你可以治理好这个国家吗?咱知道你讨厌打打杀杀,可是哪个开过开国皇帝不是一路杀过来的。
你别成为汉惠帝就行了,也别让老四成为代王。
“这老爹自然智商够用,只不是仁厚习惯了,认为自己是个儒生了吧。想想扶苏的下场。”朱雄英撇撇嘴。
他老爹真是身在福中不知福,这么给力的班底要是让朱标上位,大明又会迎来一个新的盛世。
有九大塞王帮他镇守边疆。有武将的支持他自然可以开疆拓土,有文官的支持让国家稳定运转,他的最大遗憾,可能就是老爹超长待机了吧。
要是朱元璋知道这种情况,会不会提前禅位。
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视察陕西回来后,因风寒病逝,八月葬孝陵东侧,即明东陵,谥“懿文太子”。
建文元年(1399年)追尊为孝康皇帝,庙号兴宗。
燕王朱棣靖难之役称帝后复称懿文太子。崇祯十七年(1644年)朱由崧复称其孝康皇帝,《明史》亦称孝康皇帝。
挺有戏剧性,满清不承认南明的正统性,却采用了南明的称呼,孝康皇帝。
那么朱棣称大哥为懿文太子,而明史中称其为孝康皇帝,这不是啪啪啪打朱棣的脸么。
挺有意思,不承认南明,却承认南明的将领,想想成化犁庭就不怎么觉得奇怪了,差点被明朝杀绝种了。
我,大明最强三代,建文帝靠边站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百发小说网http://www.baifabohui.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