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妪笑着答道:“你这小道长怎么比我这老太婆记性还差,两年前你师父贯圆真人给我家小儿卜过卦哩!”
张文成挠头想了想还是没想起来。
老妪又道:“贯圆真人卜的真准,我那小儿至环南已服兵役五年,音讯皆无,贯圆真人说他两年内必安然归来,结果那年年底就回来了,让我们一家团聚了!”
张文成恍然,随即点了点头。
他跟着赵德海给人卜卦算命多年,经历的人和事太多了,实在是没记起面前的老妪是谁。
但是听老妪这么说,他才知道,她在师父赵德海这里卜过卦。
赵德海并非那些江湖骗子,对于卜卦算命还是懂得的,所以算的还算灵验。
但也有算不出的时候,为了糊口也会编些好话让些居士安心。
因为这世道一般人是不会这找道士卜卦算命的,稍微有一点条件的也会找寺庙僧侣许愿,殷实人家都会找巫师做法,只有最穷苦的人花不起钱,才会找道士卜卦。
这时老妪问道:“你师父贯圆真人呢?”
张文成答道:“我师父他一年前已经羽化了。”
说完他低下了头。
虽然他并没有继承原主的情感,但是他有着原主的记忆,提起逝去的师父,他还是心中会有感伤,毕竟这是他在这异世中唯一亲人,有着很深的记忆。
老妪茫然片刻,随后安慰了张文成几句。
之后又道:“那小道长你现在要去哪儿啊?”
张文成听后便将自己遭遇山贼的事情讲了出来,但并未提及昨晚遇到鬼的事。
老妪听后关切的问道:“我这老太婆家中虽然贫寒,但是还有些粮食,小道长待我取一些来。”
张文成摆手止住,开口道:“不知老人家哪里能借到纸笔,我可以代写书信,待我赚些银两便将纸笔奉还。”
老妪听后道:“我那大儿子在刘宅做长工,他应该能借到。”
随后张文成问了老妪的大儿子姓名,和刘宅的住址,谢过后拜别老妪便向城西的刘宅走去。
到了刘宅,通过门厅张文成很顺利的找到了老妪的大儿子,他人比较憨厚,在刘宅已经做了七年长工,他与管家请示后借了纸笔墨砚,又细心的借了一张小方桌。
张文成道谢后便收拾东西来到街上摆起摊位。
宜州城不算大城,但是交通便利,一些客商都要路过宜州城,所以白天行人很多。
临到太阳落山,张文成已经赚了四十多文钱,他收了摊位,买了两块面饼填饱了肚子,又去店铺买了新的纸笔送还到刘宅,
出了刘宅他便来到城北的一间破败的土地庙,他白天便打听到一般乞丐难民都会在此过夜。
此时他身上只剩二十文钱,他可不敢乱花,只能来这里过夜,至少城中相对也能安全些。
张文成来到土地庙发现此时里面人并不多,里面破败不堪,西面的屋顶有多处破损,正面的墙壁也坍塌了一半,土地公的泥像只剩下半身了,上面布满了灰尘,庙中没有供案,庙中除了四根斑驳黑乎乎的柱子外便无他物。
土地庙中三三两两的人聚在一起,张文成走到一处角落,又拾起地上一旁的干草铺到身下,便盘坐在地上。
不多时陆陆续续又有许多人进来,声音杂乱,有打闹声、哭喊声、哀嚎声,扰的张文成心烦意乱。
但他没有办法,在这乱世生存本就困难,这都是最底层的百姓。
夜幕时分,由于土地庙中并没有烛火,人们也都很早的入睡。
张文成只是眯着,等到土地庙中的乞丐难民睡熟,鼾声四起时,他才准备入睡。
可是没多久,张文成就听到土地庙中响起了轻微的响动,声音极小,若不是自己现在修炼了《三清秘法》,恐怕都无法发觉。
张文成眯起一只眼望去,一个乞丐正在土地庙中徘徊,这个乞丐身着破烂,正值壮年,身体也颇为壮硕,但走路几乎不发生一点声音。
霁云真人传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百发小说网http://www.baifabohui.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