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种带有殉道精神的自虐行为。
至于金心异这个角色,远不如迅哥儿那么有固有印象,所以演员的表演只要达标,就足够了。
但是迅哥儿不同。
他这个人吧,对于华国人来说,是一个非常熟悉的文学家形象。
基本来说,每个华国人的心里面,都有一个迅哥儿,然后所有人的迅哥儿形象,又会汇聚出一个整体的迅哥儿形象。
这就是饰演迅哥儿的挑战。
而且,还有一点,有些就好像到今天为止,好像跟我们当代的人还“生活”在一起。
我们生活中随处可看到先生说的某句话,某篇文章,他好像一直就站在我们身边,审视着所有人,他好像从没离开过我们。
于是迟余能做的,就是先从前辈们的表演里,看到一个大部分人认可的迅哥儿形象,然后再从他的文字里边,找到迅哥儿的灵魂。
包括导演、编剧在内,对于迅哥儿这个人物,是把这世界这些坚硬的文字概念,集所有力量把它打碎,碎片化地还原到一个个生活场景中,让人物鲜活起来,让他有温度。
观众不想看到照本宣科的那种感觉,他们想看到一个活生生的人,在那样的时代里面,活生生地生活着。
这是剧组表现迅哥儿这个人的目标,也是剧中所有人物的目标。
“如何?”
趁场景还在恢复中,张永辛问道。
迟余苦着脸摇头:“说实话,如履薄冰。”
是的,他的感觉就是,如履薄冰。
在这场戏开拍前一天,甚至前几天,迟余就已经在找这场戏的感觉。
他用之前做到的所有功课,让人物在他手里逐渐结实,逐渐丰满,然后感觉好像找到了着力点。
但是早一到现场,一点一点积累的这种踏实的感觉又在缩水。
整个拍摄过程迟余都是如履薄冰,生怕自己没有做好,没有做到。
不过,这种状态,却也恰恰是所谓的创作的幸福感。
“别着急。我们所有人,不止是这一场戏,所有之前的戏,大家都知道,不会一条就能演过去的。”
张永辛笑着,说道:“这是一场大戏,我们是准备拍一天的。”
“嗯,我会努力!”
“你不用担心自己的演技。在我看来,你刚刚的表演,如果按正常的电视剧的要求,完全就足够了。”
“尤其是你的台词,声音,很好。”
张永辛拍了拍迟余的肩膀,道:“但我们追求的是精品,是电影级别的表演,所以,要再努力。”
“我知道的,导演。”
这时,副导演那边喊了,说场景重新布置好了,张永辛摆摆手:“化妆师,给两位演员补补妆,其他人也都互相检查一下。”
虽然不是动作戏,但是该补的妆还是要补的。
补完妆,拍第二条。
正如张永新所说的,这一场以迟余和金心异的行走、对话带动的,包含了诸多生活历史场景的大戏,一直拍到晚八点,才算是过了。
“收工!”
这两个字,永远让人泪流满面。
收工之后,迟余吃完饭,便回了酒店,先是放空自己,什么也不做。
在他眼前,一面墙,是迅哥儿的照片,各个时期的照片,书法、文稿,各个时期的书法、文稿的打印稿。
迟余就坐在那里看。
目光可能没有盯在某一个具体的照片或者文字,可能什么不想,也不去解读他这个字背后到底在传递什么样的信息。
就这么坐着,安安静静地,看着这一面墙。
手里,点着一根烟。
为了接近人物,最近,尤其是进了剧组,开机之后,迟余几位是烟不离手,而且是剧组提供的红锡包,粉红色的纸包,二十支,无中文。
迅哥儿嗜烟,而且抽烟极凶,这是众所周知的。
我的艺人天天想退出娱乐圈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百发小说网http://www.baifabohui.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