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辑中,影片原著兼艺术监制,刘辞新以第一人称视角为观众讲述了想象成为影像的感受。
随后又以第一人称视角,走进了影片幕后,恢弘的空间站、精密的太空舱、别有洞天的地下城、铁甲洪流般的运载车悉数呈现。
22日这一天,中华航天博物馆。
发布会,一众主创人员悉数亮相。
包括导演郭番,制作人龚戈尔,原著作者刘辞新,特别出演吴兢,以及主演迟余、赵矜脉、吴梦达、李光杰、屈婧婧、雷嘉音等人。
概念海报是一本书,一本雕塑镂空的书。
厚厚的书被“雕刻”成太阳系八大行星的图案,唯独不见地球踪影。
郭番介绍道:“《流浪地球》讲述了在不久的未来太阳即将毁灭,人类已无法生存,面对绝境,全人类开启了流浪地球计划,试图带着地球一起逃离太阳系,寻找人类新家园的故事。”
这听起来,就是一个很宏大的叙事。
比坐着飞船——比如诺亚方舟——逃跑那种村镇级别的逃生行为,《流浪地球》在故事背景的设计,就高出了一大截。
“郭导,我们都知道国内的科幻电影,还处于相对落后的阶段。把《流浪地球》搬到大银幕,不会有风险吗?”
记者问道。
这是大部分人的疑惑。
其实说相对落后,已经是很宽容的说法了。
应该说是比较落后。
同为科幻电影的《三体》,就比《一代宗师》还要“一代失踪”。
而同样作为刘辞新笔下的作品,能不能经过住改编?
郭番想了想,说道:“我觉得《流浪地球》可能是我们现阶段,更容易去实现的一个作品。”
“因为不管从它的理念还是它实现的难度程度,特别是理念面,华国人对土地、对地球的眷恋是华国人特殊的,包括我们带着地球离开这件事情,这不是西方思维下的一个想法。”
“所以从文学、从基础的思路,最符合我们华国科幻的一个点。”
郭番侃侃而谈,他总经私下开玩笑道,一部《流浪地球》,已经把他的口才完全训练出来了。
因为几乎每天都在想着,如何说服技术人员,如何说服投资方,以及如何说服观众,说服媒体。
这个过程中,耗费了大量的口水。
用一句话电影里的台词说,瞧瞧,嘴唇都薄了。
“刘辞新老师,对于您的这部作品改编为电影,与会不会完全一样,这一点您是怎么认为听?”
记者又问亲临发布会为电影改编站台的刘辞新。
“电影和是很不一样的,两种艺术,它遵循的艺术规律完全不一样。”
刘辞新说道:“我觉得电影主要创作者应该是导演、编剧、制片人,他对原著肯定有很大的改动。原作者应该理解,给他们充分的自由。”
其实如果按《流浪地球》的原著来拍摄的话,是不能成为电影的。
一来原著更像是一个想法,没有多少具体的细节,很大一部分,都是冷冰冰的描述。
二来,原著有些地方太黑暗了。
按原著的风格来拍,那大概就是把整个地球,都拍成了哥谭市。
随后问到吴兢,为什么会参与到一部科幻电影的拍摄当中,而且还只是特别出演。
吴兢很想说,我是被郭番骗进来的,我一开始是客串来的。
于是他说道:“看到郭番导演,就想到我拍《战狼》的状态。”
“当时没有人拍军事类型片,不相信这电影有人看,但我就想如果我不拍,华国永远没人拍的话,我们又要落后别人五年十年!”
“同样的,现在终于有第一个拍科幻电影的人了,所有我特别懂郭番导演,如果我们不拍科幻类型,这时候不拍我们又得落后人家五年十年!”
吴兢的话,升到了国家的层面。
底下坐着的,有不少媒体,以及电影人,深有感触。
不过吴兢说的倒是绝对了,不是没有人拍科幻片,而是没有人拍正儿八经的科幻片。
我的艺人天天想退出娱乐圈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百发小说网http://www.baifabohui.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