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虑到现在没有火车汽车等现代工具,路明远刚说这应该挺难的,但是他突然想到这边有一种能减轻负重的神通,而且还有飞行神通,便将自己的想法给按了回去。
确实有这个可能哈!
这时,二叔路义继续诉说道:“那里面不是大都种的苜蓿嘛!
后来农家发现,苜蓿的肥田效果要比平常的秸秆高好几倍,特别是开花结果期的苜蓿,那效果更好。
所以那边每年都会给各个城市运送足量的干苜蓿。
一部分用来喂养牛羊,一部分直接堆肥发酵。
而且这个肥料和底肥不同,每年要上五次左右。基本上两个月一次。
不过每次的量都不多,每次每亩大约也就两百斤的样子,所以二叔就没叫你。
而且今年有了你的手拉犁,我们可就轻松多了。”
“这样啊!那也就是说,我们每亩地每年大约需要两千斤的肥料,这样才能保持四五百斤的产量。”
“对就是这样!而且如果没有外来的苜蓿的话,亩产大约也就两百来斤。并且之后的产量还会慢慢的下降,直到最后,可能都不到一百斤。
咱家祖传的那本族志上有,五百年前吧,当时的亩产才九十来斤,三四亩地才能养活一个人,就那还经常吃不饱。”
“好吧!”
路明远懂了,其实人族现在就是把固氮植物苜蓿当做氮肥来使用了。
不然不补充氮元素的话,就算循环做的再好,营养元素也会慢慢的流失,此时土壤的肥力自然也就大不如前了。
换句话说,除非有外源性氮元素补充,那么上一世鼓吹的有机农业,甚至是生态农业,纯粹就是死路一条。
这些少数人玩玩还可以,大范围甚至号召全国来实施的话,不是蠢就是坏。
或者纯粹是闲人口太多了!
这一世的农业够生态、够有机、够天然吧,农田里长出农作物后,经过动物和人类的作用,又全部回到了农田,甚至南方的楚国还将桑蚕鱼稻玩出了花,但是结果呢,粮食亩产还是上不了三百斤。
最后有了外源性的苜蓿,这才稳定到了四五百斤。
就这还是有两三亩,哦不对
想到城里养殖的那些牛羊猪等吃的也是专门种植的草,甚至是豆渣,路明远觉得,现在的一亩农田纯粹是被五六亩的土地养着,这才能产这么多的粮食。
他记得上一世曾经看到过一份资料:
光从氮元素来分析,每生产两百斤的粮食需要的纯氮大约是五斤左右。
而这相当于两个成年人,或着0.2头猪或者牛的腐熟肥年产量,或者是不施肥的两亩绿肥的年产量短年生固氮植物。
如果再加上猪和牛的口粮,发酵过程中的氮损失,那么维持亩产两百斤所需要的土地可能就得有三四亩之多。
而这个亩产量,距离上一世那些亩产千斤的小麦、玉米,亩产两千斤的稻谷,两者之间的差距简直不要太大。
但是如果按照尿素中的氮元素含量46来计算,五斤纯氮只需要十斤多一点的化肥,从这就可以看出化肥的优越性与突破性了。
生产出同样的粮食,一个需要三四倍体量的土地供养,甚至还有产量下降的风险氮流失,而另外一个只需要十来斤化肥就可以了。这之间的差距,已经不用说了。
当然,路明远也不是将化肥视为包治百病的救命灵药。
只要人类的种植还离不开土壤,那么化肥的应用就应该小心再小心,要不然它很容易就将土壤的生态环境给破坏掉了,甚至可能会污染水资源,还有空气。
所以用农家肥来保持土壤活性,水肥一体化精准施肥才是未来啊!
就在路明远想这些的时候,二叔继续说道:
“其实,二叔听说还有一种肥料能大幅度提高农作物的产量,不知道明远你听说过硝石没有?”
“硝石?就是以前厕所扫出来的那个?可以用来冻冰棍的那个?”
百家神通:从鸡兔同笼开始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百发小说网http://www.baifabohui.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