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王年少,定力太弱,风闻贼军手段加上此时兵临城下,闻风丧胆愿意投诚保晋王一脉也不足为奇,事实上,贼军还未过黄河那会,蔡懋德在平阳府设置防线之时,晋王就吓得赶紧让他回来守太原城,若不是因为此,陈尚智和张璘然未必那么轻松投降。
而且蔡懋德虽是巡抚,但在太原城晋王才是老大,他说的话诸官不敢不从,再软硬兼施,晓以利害不难保蔡懋德动了恻隐之心,甘冒后世骂名,成全朱审烜。
李自成这边一腔热血和幕僚商议,部下武将们却都去了军营,他们准备初议之后下了决定,这边谈不成,或者蔡懋德也是幌子,便不再废话,立即发兵攻击太原。
相反文水城那边,交城的常宇可就显得轻松多了,天色早黑,士兵已经吃过饭,各司其职。
而在县衙后府,常宇正在狼吞虎咽,眼前架着一只烤全羊,周遇吉亲自烧烤,蔡懋德再旁边撒孜然,牛勇和王永魁在旁斟酒同乐,三大部将独缺朱孔训,因为他在外当值。
“厂公真的有把握老夫能震的住闯贼?”蔡懋德一边撒着孜然,眉头还是紧皱,他对自己很没信心,这话已经问了无数遍。
常宇微微一笑,抹了下嘴角油腻:“板上钉钉,蔡大人稍作等候,咱家可保证不多会闯贼那边就会派人来信协商具体事宜”。
“厂公好似每每都料事如神一样”周遇吉似笑非笑看着常宇道。
“不敢,不敢”
常宇哈哈一笑:“但是咱家却料知闯贼此时心血澎湃,却患得患失!”
牛勇,王永魁附和大笑:“厂公就是料事如神”。
如真那般就好了,常宇抬头望着夜空,比如现在就料不到吴孟明这货怎么样了,一走三四天了,挺像他的呢。
吴孟明在干嘛?
说来话长,他在骂娘!
卫辉府府治今卫辉市城西北十余里外的山中,吴孟明正窝在一个草棚里,一边撕着手中香味四溢的野兔,一边嘴里不停的pp。
三天三夜,几乎马不停蹄的奔袭,屁股差点脱层皮,下边鸟窝都差点不保,终于火急火燎的赶到卫辉。
这一路的风尘,一路的心酸,真是谁用谁知道,吴孟明敢发誓他长这么大第一次遭这这种罪。
其实一路风霜还是其次,扎心的是精神上的折磨,他生性胆小,但每前进一步便是距离贼军近一步,有一种主动送往虎口的感觉。
刘芳亮的几万大军就在怀庆府沁阳距离此地不过三百多里,随时都能杀来,而且保不齐就会遇到贼军的小股游兵,一个不慎就暴露了。
好在一路提心吊胆,但却有惊无险,毕竟贼军现在要么在正西,要么在正南,他一路从北而来,遇到几率本就不高。
在晌午之前堪堪赶到卫辉府附近,为了隐藏行迹,他率队进山,寻了一处偏僻山谷,让部下在树林中草草建了营地驻扎下来。
而先他一步到来的五十手下早已分批进了城和卫辉府当地的锦衣卫联系上并且送来一些情报
不久前贼将刘芳亮进入怀庆府,副将陈德把巡按御史苏京拘捕起来,投降贼军。
贼军没有动一刀一箭,就那么大摇大摆的走进了怀庆府,这下分封于此的郑王和一些乡绅们可遭了秧。
陈德是谁?这里要提一下,他并不是一个普通的明军副将,因为他爹就是射瞎李自成的后投降被封伯爵的陈永福。
不得不说崇祯真他妈的心大,老子都投贼了,儿子还不赶紧抓起来,最起码也要撤职审查吧,竟相信他能忠孝分明?大义灭亲?
“刘贼正在城中大肆拷掠皇宗室,乡绅,富户,富民,以及处理政务,按照他们的惯例设置防御使,府尹以及所属六县县令。
郑王朱翊铎是逃还是被俘暂且不明“
这是锦衣卫带来有关怀庆府的情报。
至于眼前的卫辉府情况就详细多了。
因为近在咫尺,城中大乱,不少乡绅富豪大户已经开始出城逃难,而且大多就是朝山中避难,这个吴孟明已在山中遇到过几批,当时看到又人马藏于其中,那些人差点吓尿。
扶明录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百发小说网http://www.baifabohui.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