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睡前张老汉发了一通脾气,原本家里就人口少,他再沉着一张脸,家里更安静了。
张新阳也不是闹腾的人,在智能手机发达的时代,他也很少玩手机,有空都是在看书回到里屋后,带上门他便关了灯,打开床头灯安静地看着书。
里外屋的墙是实心的,虽然隔音,也隐隐能听到外屋父母在说话,应该是母亲说了什么后来引来父亲的呵斥,然后就安静了。
张新阳反而睡不着了。
他得想办法再把父亲劝通靠时间往下拖在父亲身上根本没有用。
清晨张老汉天亮就起来去了田里。
他背着铁锹往后院走,路过白菜地,带着露珠的白菜看着很是喜人,张老汉此时看着却觉得心堵,赌气似的扭头就走。
水稻都抽穗了,正是包浆的时候,在抽穗三十到四十五天之间,这期间要保持田间的土地湿润,间歇灌水,让稻田保持干湿交替,还要观察水稻这时期的颜色,看要不要追施。
张老汉种了一辈子地,就这么说吧,只要他站在水稻旁看一眼,就能看出这水稻有啥毛病,哪时种出的毛病。
走到自家地头,张老汉放下铁锹望着水稻,眉头慢慢皱起来,又走到别人家地头看了一翻,转身又回到自家地头,他掏出一支烟慢慢抽了起来。
张老汉今天回去得早,张母才起来做饭,见老头就回来了,挺惊讶的。
“今天得去镇里买点尿素。”张老汉坐在院子里,把早上发现的问题说了,“和别人家比,咱们家叶片有些黄,之前底肥施少了,现在有些不够用了。”
听到这个,张母也很重视:“我记得咱们还有两袋,我和你先去地里扬这两袋肥,让新阳去镇里买回,这样也不耽误。”
水稻叶早发黄,后期谷粒饱满上不来,也会造成减产。
张老汉绷着脸沉默了一会儿应下了。
到底在和儿子赌气与水稻之间他还是先放下了与儿子生气这事。
张母去里屋把儿子叫起来又给他拿上钱:“你去镇里先把尿素买了,早饭就在镇里随便吃点。”
母亲这么急,张新阳也不敢耽误,骑着电动车走了,到镇上后张新阳先去了农药化肥店,把肥买了让送到家里去,他也没耽误直接骑着电动车跟了回来。
化肥就卸到了院里,张新阳先回屋找了口吃的,只找出几个煮好的鸡蛋,一口一个吃了两个,就去院里忙着把化肥扛到库房里,又在电动车上放了两袋往地里送。
电动车只能到村里的房子后面,后面与地头还隔着一片树林,张新阳扛了两趟把化肥送到自家地头。
站在地头能看到父母在田地里走动,上午九点多,天开始热起来,无遮无挡稻田,骄阳直逼背脊。张母一只手抱着化肥盆,另一只手扬用力地把化肥洒向天空,白花花的化肥在太阳底下闪一道银光,均匀地落下。父亲在另一边重复着母亲相同的动作,老俩口在泥泞的田里跋涉着。
站在树荫下,张新阳都觉得热,更不要说在日头下泥泞里行走着的父母。
这一刻,他才明白为什么父母的执念供他和大哥念书,要让他们留在城里的原因了,因为自己落在农村这个苦窝子里吃苦受累了一辈子,所以不想让儿女们受同样的罪。
只有小学文化的父母,在他们看来要想改变命运,唯一出路就是读书,才能不受这份罪,而离开农村或许是他们一辈子的梦想。
张新阳压下心底的酸,没有再给自己发呆的时间,又来回四次去家里拉了化肥过来。
搬来十袋化肥有两袋留在地头,前面先扛来的都让他送到田地中间,这样也不用父亲再走回地头扛进去。
最后剩下的两袋留着,他脱下鞋子,肩上扛着一袋,一手提着盆往田里走去。
“肥送过来就行了,你别下来了,这点地我和你爸两三天就扬完了。”
张母看到儿子过来,才停下来,大热的天她穿着长袖,和儿子说话时,她用衣袖抹了把额头上的汗。
小山恋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百发小说网http://www.baifabohui.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