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时事事计算多了,像三大爷闫埠贵那般抠门,还要使人讨厌。
殊不知这捉襟见肘的日子里,是为了生活没有办法的结果。
当然在院里也有发福的。
在院里唯二两个胖子。
一是二大爷刘海中,其二是贾东旭的母亲贾张氏。
看到这两人腹部丰厚的脂肪下颤动,总是与院里其他人饿瘦形象形成了鲜明对照。
这两个人都是不会亏待自己主。
一个天天哭穷,一边拿着自己男人的抚恤金胡吃海塞。
另一个全家喝粥,自己吃肉。
方岩现在就想着弄够余粮,挺过饥荒。
如果能用系统多获得些生活必需品,那自然是更好。
只是现在看来,那些个拒绝后得到的东西,基本就只够一两顿的。
实在小气的很。
方岩想要弄到更多的资源,恐怕还得主动出击。
一边想着,一边走,就已经到了供销社。
这地儿今天人出奇的少,方岩一问才知道,今天供销社的这边的好几样畅销品都提价了。
供销社销售的是油盐酱醋,穿的布料,一些日用品,以及这时代算是贵重的五金商品。
同样还有少量的农用物资销售。
方岩需要买些调味料,进去一打听,油涨了。
方岩就买了十包盐和一包茶叶两瓶酱油。
盐是精盐,方岩吃不惯那粗盐。
酱油是用来调味,拌饭,随便怎么的都好用。
至于茶叶也是吃不到蔬菜时候,必备救命的东西。
方岩买的是茉莉花高碎。
高碎也叫高末,又叫劳保茶。
是这里年月里的特有茶叶。
实际说来有些好笑,这玩意儿就是茶叶店筛茶时筛出的茶叶末。
这种碎末在别的地方是弃之无用的东西,在这穷困的光景里,却是方岩他们这种贫民唯一消费得起的茶饮原料。
高碎虽说难登大雅之堂,但茶仍然是好茶,只不过失了形,放在茶壶里冲泡,香味也丝毫不逊色。
方岩倒是没什么讲究,只要功能齐全就行。
在供销社买好了东西。
现在还有更重要的粮食没买。
现在去粮站或者副食店排队,起码要等到下午三四点。
不管哪个区,买吃的人,都络绎不绝。
现在燕京城里,粮站外排队的,大多数还操着外地口音的人。
他们远点就三省那边的,近点就津门之类的地方来的。
因为首都的无限制供应制度,让需要粮票地方羡慕的紧。
有钱没票的人,就选择到首都过来买粮食或者买肉。
一天到黑,都是一条长龙。
方岩回到东城区,在四合院不远的粮站外瞧了一眼。
有不少人,但也不算多。
他正犹豫要不要排队到下午的时候。
就瞧见队伍前头,有人在冲他招手。
方岩定睛一看原来是闫解娣。
她跟她老娘都在排队,看样子应该是昨天晚就占了位置,已经快要排到了。
方岩走前的,闫解娣就不顾老娘黑着脸,对着方岩热情的说道:
“岩哥哥,你买什么?我们一起买了,到时候回院里分啊。”
方岩看着她们娘俩提着两个大箩筐。
似乎是要大采购一番。
一时间有些错愕。
这啥情况?
闫老扣也要屯粮了?
闫解娣在方岩面前藏不住话,看出他的疑惑,便说道:
“我大哥要相亲了,下周就来家里,多买些粮食给人瞧的。”
三大妈脸挂不住,便拍打了一下闫解娣斥道:
“死丫头,什么给人瞧,最后还不是你们吃了。”
四合院:从六十年代饥荒中开始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百发小说网http://www.baifabohui.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