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雄英,下来!”
朱标说道。
朱雄英很听话的从朱棣怀中下来。
“允炆,你怎么来了?”
朱标问道。
“见过父亲,见过四叔!”
年幼的朱允炆一板一眼的拱手作揖。
他的动作非常的标准,让人挑不出来丝毫的毛病。
一看平日里就是好好的联系过。
就在这时候,一个身穿华丽宫装的女人朝着这边走了过来。
来人是太子的侧妃,朱允炆的生母,吕氏。
“臣妾见过太子殿下!”
吕氏恭敬的说道。
紧接着又笑着对朱棣行礼,“见过燕王殿下!”
她的动作很标准,就连脸的微笑都时刻保持着,没有丝毫的懈怠。
乍一看,给人一种十分好相处的感觉。
“见过小嫂!”
朱棣拱手,淡淡的说道。
他的态度非常的冷淡。
虽然他和朱标兄弟两个的关系很好。
但是,他看吕氏却十分的不顺眼。
吕氏实在是太做作,当面一套,背后一套的功夫做的太好。
一般人看不透,但是朱棣前世什么样的人没见过,什么事情没见过。
他最讨厌的就是这种人。
因为,你永远不知道这样的人笑容背后在怎么算计你。
朱棣也知道,吕氏想要的就是得到朱标的宠爱,最好能够取代太子妃的,最好能够让自己儿子成为嫡子。
所以,在朱标面前,吕氏才会尽可能的表现自己温柔、善良的一面。
换句话说,吕氏就是高级绿茶。
不过,朱标身在温柔乡,当局者迷,没办法看清。
也可能是他没想着看透。
毕竟,太子妃常氏是常遇春的女儿,是武将家庭出生,性子非常的直,不懂得掩饰。
相比较来说,吕氏则是温柔体贴。
朱标在情感,自然而然会有些偏向于吕氏。
但是,大明朝最注重的就是嫡庶之分。
只要常氏还活着,朱雄英还活着,纵然是朱标再宠爱,吕氏以及她的儿子朱允炆也没有办法出头。
这一点,吕氏自己也清楚。
她无时无刻不想着改变这一切。
吕氏的脸保持着笑容,但是当她看到朱允炆的时候,表情瞬间变得严肃起来。
“就知道疯玩,今天的描红写完了吗?”
吕氏的语气很是严肃。
她这般,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要做给朱标看。
让朱标能够知道,她一直在好好的管孩子。
另一方面则是想着让朱允炆成材成器,所以管教的才会这般严苛。
她始终觉得,自己和儿子还有机会,所以不会放弃,一定要暗暗的做好所有的准备。
万一哪一天机会来了,儿子要是优秀一些,那她们娘俩不就翻身了?
朱棣把这一切都看在了眼中。
他也清楚吕氏心中的想法。
但是,当他看到有些怯懦,就好像是一个提线木偶一般的朱允炆时,心中暗暗的叹气。
母亲太过强势,儿子往往就会很软弱。
这句话很有道理。
汉朝的吕雉和刘盈母子就是一个例子。
当然了,朱棣即便是心里清楚这些,他也不能说出来。
于理,不合规矩,他只是燕王,不应该插手太子的家务事。
于情,他也懒得说,毕竟,他本来就看不吕氏,更看不朱允炆。
“吕氏,他还小,别太拘束他。”
朱标摸着朱允炆的脸,淡淡的说道。
“殿下,玉不琢不成器。”
“民间亦有言,三岁看大,七岁看老。”
大明:我,朱棣,答应娶徐妙云!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百发小说网http://www.baifabohui.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