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雄英听了邵质之言自然是理解的,只道:“邵夫子所言,我自是明白的。”
“但是适才我所提到不是南方读书人,而是浙东。”
“这样吧!”
朱雄英有些无奈的看向四个夫子道:“你们如何打算咱不干涉。”
“但是,在取士之前,你们从中挑选些有才干的浙东的年轻人出来。”
“这些人可先不用,或者不用给予怎样的官职,放他们回去继续读书便是。”
“至于如此做的原因何在?”
“我只能说,我是在帮你们也是在帮他们。”
“殿下!”
朱雄英话落,吴沉便开口道:“国家取士乃吏部在做选择。”
“吾等虽然常为陛下参赞机要......”
“吴夫子!”
未等吴沉说完,朱雄英便打断了他的话道:“别再做解释了,你们找个时候私下里同曾泰商量商量吧。”
“他是吏部尚书,总会知道其中厉害,知道如何选取的。”
“至于后面若有何问题,看在你们是我夫子的份,皇爷爷不会追究的。”
“行啦!”
说完,朱雄英便背着小手向大门口走去,边走边道:“四位夫子,我言尽于此,还请你们好好考虑考虑。”
呼...
出了文渊阁朱雄英长长的吐出一口浊气。
他不知道今日里插手此事是对是错。
但是他清楚,浙东士族也好,江浙地主阶层也罢,杀不完。
至少在大明朝未来的数十年里,这帮人依旧会是朝堂一股巨大的力量。
与其把关系拉到冰点,还不如给他们施恩。
利用这段时间大兴教育,打破这种文化的垄断。
当然,若这帮人不知好歹。
即使‘温和’如朱雄英,同样会举起屠刀来。
五一看书天天乐,充100赠500VIP点券!
(活动时间:4月30日到5月4日)
大明:从朱元璋好圣孙到千古一帝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百发小说网http://www.baifabohui.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