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达的意思是说,如今公孙家内乱,我等可利用公孙家内乱的契机,能够做到不战而拿下辽东?”
司马懿想了想,点了点头,又摇了摇头。
“若是要想辽东顺服,不出兵即可,但要掌控辽东,便非要出兵不可。”
曹丕原本舒缓的表情,顿时又变得严肃起来了。
“这是为何?”
“臣下方才说了,辽东公孙家之所以根基稳固,是因为那些归附公孙家的人,那些士族为辽东官吏,忠诚的是公孙家,而非是陛下,有这些人在,辽东便不是我大魏的辽东,而是公孙家的辽东。”
司马懿再在后面说道“辽东势力之盛,整个朝鲜北部为其所控,北方扶余、乌孙皆臣服,东部高句丽也被迫受制于辽东,如此基业,不发兵讨伐,如何能够将辽东控制住?”
想要不费一兵一卒拿下辽东,司马懿直白说了,不可能。
“以仲达之见,该如何谋划辽东。”
曹丕不是听不进去建议的君主,司马懿之所以能够被其重视,除了会做人之后,更多的是因为他会做事。
此番司马懿给曹丕泼冷水,也完全是站在大魏的角度上的,这是公忠体国的臣僚才会做的事情。
“挑拨公孙恭与公孙渊的关系,让辽东自乱,届时,我大魏以救援其中一方为理由,进驻辽东!”
两虎相争,必有一败。
而那个败的人要想要东山再起,便不得不依靠魏国的势力。
到了那个时候,便是魏国发力的时候了。
“你可有其中方略?”
司马懿点了点头,说道“臣下有上中下三个应对之法。”
上中下应对之法?
龙椅之上,曹丕的坐姿都不自觉的端正起来了。
“仲达速速道来。”
司马懿缓声说道“上计,便是等辽东公孙恭与公孙渊两败俱伤,我等挥军入辽东,借双方矛盾,速度掌控辽东,清除辽东公孙家的势力。
之后借助公孙家的傀儡,掌控辽东周遭各国各部的势力,这是损失最小,也是收获最大的办法。”
“中计为何?”
“若是辽东一方败得太快,我大魏还没来得及插手,辽东便被其中一方掌控了,如此的话,便要发兵攻之,至少要花费半年的时间,方才可拿下辽东。
不过辽东方内乱,攻之,不会损耗我大魏多少兵力,至于要让扶余、乌孙、高句丽臣服,便要花费更多的时间。”
“下计为何?”
曹丕很是配合,继续问道。
“下计便是公孙恭与公孙渊两人不争权,反而是演一场戏来赚我大魏天兵,如此的话,臣下也准备好了应对之策,可以将计就计,攻破辽东,只是如此的话,伤亡比之中上二计,会大得多。”
见曹丕眉头微皱,司马懿再在后面说道“陛下放心,一山不容二虎,辽东之地,不可能有两个辽东王,下计我大魏应是用不上的。”
听到辽东王三个字,曹丕身上的杀气明显都重了几分。
至于为何说公孙恭与公孙渊是辽东王。
根源还是因为公孙度。
公孙度分辽东郡为辽西和中辽两郡,分设太守之职,渡海收取东莱各县,设营州刺史。
自封为辽东侯、平州牧,追封其父公孙延为建义侯。
为汉朝的两位祖先立庙宇,按照古制在襄平城南设坛,在郊外祭祀天地,亲耕藉田,治理军队,出行时坐着皇帝才能坐的銮驾,帽子上悬垂着九条玉串,以头戴旄帽的骑兵为羽林军。
曹操征召公孙度做武威将军,封永宁乡侯,公孙度说“我在辽东称王,要永宁干什么啊!”
遂将印绶藏于武器库中。
公孙家之不顺服,可见一斑。
“校事府消息,辽东与汉国和吴国都有联系,我等要对付辽东,这两方的因素,不得不考虑。”
孙权在辽东买马,以及汉国商盟从草原到辽东,与辽东交通。
蜀汉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百发小说网http://www.baifabohui.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