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姜夫人书香世家出身,虽说是嫁给了勋贵长信侯,可还是希望儿子能够读书的。更别说作为幼子的杨柏,并无爵位可以继承。
杨夫人也知道这些,当即笑道:
“这也罢了,若是嫂子暂时找不到合适的先生,倒不如让柏哥儿跟着老爷学习些时日。你也知道的,我家这几个,都是老爷亲自教导的。”
“我可就等着你这句话了!”姜夫人心下欢喜,当即笑道:
“谁不知妹夫调教学生的本事呢?不说榆哥儿这般年纪的举人,就是嘉哥儿、晞哥儿,哪个不赞一个好字?前个儿接到你们的信,知道妹妹妹夫要在京城长住,我可是日夜盼着。这小子可不得麻烦妹夫多费心了。”
“原来在这儿等着我呢!”
李母坐在上首,瞧着闺女儿与儿媳说笑,也不插话,只满脸含笑地听着。
又听这对姑嫂说笑一回,方才对着堂下的小辈们笑道:
“莹儿与姜姐儿,这对小姊妹,打小多少年的交情了,又做了这些年的姑嫂,难得的从未见你们红过脸,吵过嘴。”
莹儿说的乃是杨夫人,闺名一个莹字。
杨夫人笑道:“老祖宗,那是你没见到过呢!当年我为着她,不知开罪过京里多少姑娘家呢。”
还有这种事儿?小辈们心下好奇,眼睛四下张望,只支愣起耳朵细听起来。
姜夫人慢条斯理地道:“当年我与妹妹交好,京里有姑娘说了些不好的话,这丫头提着鞭子,就把人家的丫鬟给打了。”
只打了丫鬟,却没动主子,太太也不是那般莽撞嘛,还是有些分寸的。榆哥儿心下想着。
李母细细思量一回,笑道:“有着回事?我有了年纪,倒是记不得了。”
杨夫人提醒老太太道:“就是当初,上咱家道歉的张侍郎家的闺女。”
老太太这才有些印象,问道:“不是说他家的姑娘冲撞了你么,怎的是你把人家的人给打了呢?”
“那不是哥哥打了胜仗么,她自然不敢再惹我了。”杨夫人不以为意。
姜夫人听了这话,笑了笑,道:“这可不是,是张家那姑娘说你英武,心里佩服你,又觉着羞愧,方才请她母亲上门赔礼的呢。”
“这样啊,我倒是记不得了。”
这时,桦大奶奶身边的大丫鬟上前禀报,说是饭摆好了。
众人一瞧,果然不见了小李氏,李母方才带着儿孙们,往侧厅用饭。
李母带着女眷一桌,杨桦兄弟陪着林家父子三人一桌,各自用饭不提。
我在红楼开书院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百发小说网http://www.baifabohui.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