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判过程并不是很顺利。
和珅等一行人,是想尽一切办法,减少朝廷的损失,尽可能的保住朝廷和皇的颜面。
但是,何光却是丝毫不退。
减少蛮清朝廷的损失?那损失的就是朱核平了!
何光怎么可能同意?
想要保住朝廷、保住乾隆的颜面,没问题。
但前提是,不能损害朱核平的颜面。
否则,没的商量。
谈判持续了一个星期的时间,终于结束了。
何光跟和珅两人,分别代表朱核平和朝廷,在议和条约面签字。
条约名为《津门条约》。
条约的主要内容有几点。
第一,蛮清割让津门县划分给朱核平,并且承认朱核平所代表的大明。
第二,蛮清赔偿两千万两白银给大明,需在条约签订之后的一个月内支付。
第三,撤走津门县内的所有驻军,保留津门县内的所有汉人文官。
保留文官,还是因为朱核平没有太多的管理人才,只能先让蛮清的文官继续管理治下。
至于忠诚度的问题,则不用担心。
朱核平会派遣部队,接管所有驻防。
要是有人敢闹事,直接就给抓起来。
另外,津门县内的所有官员、保长里长之类的,都会分批送到新兵训练营去训练。
完成一周训练之后,也就不担心这些人的忠诚度了。
第四,不得阻拦津门的任何商队,在全国范围内行商。
第五,凡是经过津门县的蛮清商队,津门都有权征收过境税。
第六,蛮清朝廷不得阻挠百姓进入津门。
第七,流放两次攻打津门的所有将领。
第八,将崇文门旁边的东交民巷,划分出五百米的范围,作为使馆区。
使馆区内,鞑子不可以居住,并且,蛮清朝廷对使馆区没有治理权。
同时,大明可以派兵驻守。而驻守士兵不能超过五百人。
等于这大明使馆区,就是一个国中之国了。
本来,何光还想让乾隆,将这两次攻打津门的所有将领,全都处死的。
不过和珅、纪晓岚等人坚决反对这一点。
福耳康、福伦、海兰察等人,都是受了皇的旨意,才领兵攻打津门的。
如果把他们那些将领给杀了,还有谁敢为皇卖命?
在这一点,何光最后还是退了一步。
不杀就不杀吧,反正也无所谓。
何光主要也就是想打蛮清朝廷的脸面,流放其实也差不多。
至于在京城设立一个使馆区,何光主要还是想在明面,安插一根钉子到蛮清的腹地。
这样可以给暗中潜伏的锦衣卫打掩护。
而且,万一发生意外,使馆区里面的军队,还可以保护在京城的锦衣卫,以及在京城的津门商人。
在签订条约之后,何光第一时间便将《津门条约》的内容,在津门内以告示的方式公开。
同时也将这个消息告诉朱核平。
怎么说也是一个好消息。
意味着,在接下来很长一段时间里,蛮清都不会再来骚扰津门。
津门也终于有时间安心发展了。
“何光,干的不错,咱们终于可以安心发育一段时间了。”朱核平看到《津门条约》的内容后,心情好的不行。
之前,总想着要怎么防御蛮清的大军,烦都烦死了。
现在好了,可以大力发展民生了。
虽说两位科学家没时间,但朱核平可以在全国范围内,征招有才之人啊。
蛮清不重视科技,他重视!
蛮清不重视工匠,他重视!
高薪招人,他就不相信还招不到人才了。
就算是普通的工匠里面,也是有许多人才的。
大明:1780,我把乾隆气死了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百发小说网http://www.baifabohui.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