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民的来源,大致上可以分为三个部分。
一是因为水灾、旱灾、蝗灾等天灾的破产农民。
土地没了,房子没了,失去了生活来源,只好逃荒,离开家乡,到外地寻求一条生路。
二是失去土地的,生计无以为继的农民。
三是各种逃户。
有的是欠了税赋、丁银交不上。有的是因为别人逃走,衙门把税赋、丁银摊派到他们头上,负担不起,不得不逃走的。
有的是欠了地主的高利贷,利滚利,越来越多,还不起的,只能逃走躲避。
有的是逃避徭役、兵役的。
逃户不仅限于粮户,其他户籍逃走的,也大有人在。
熬盐的灶户、卫所的军户、卖艺的乐户、做工的匠户、军队的逃兵,犯罪的逃犯,从流放地逃出来的逃犯等等,三教九流,鱼龙混杂。
这些人生存没有着落,为了活下去,就可能铤而走险。
或者聚集造反,或者占山为王,落草为寇。或者拦路抢劫,或者打闷棍,拦路入室抢劫。或者偷鸡摸狗,甚至成群结队去吃大户。
总之,流民就是一股不稳定的危险力量。
为了不让流氓在京城闹事,顺天府就把他们集中起来,安排了住处,每天施粥,暂时养起来。
说是养起来,其实每天只供应一碗粥。当然吃不饱,饿不死而已。
流民营是户部和顺天府合办的,户部出钱,顺天府出人管理。
俞民带着工部营缮司的公文,直接找到流民营主管何主事。
“招人?好好好,你最好把他们都带走,这帮刁民,我是一个也不想留了。”
流民营里面也不太平,管理起来也很头疼,
有的总想着再逃走,有的拉帮结伙儿占地盘儿,有的恃强凌弱,抢别人的饭,有的甚至想侵犯女子。
一定程度上,这里也是个底层互相伤害,争夺生存资源的地方。
“你这里有多少人?”
“男女老幼加一起,三千多人吧。今天逃走的,明天收进来的,总也没个准数。这里不够,城东、城北那里还有两个流民营,加一起至少七八千人。”
“哎哟,我可要不了那么多,只能要80人。”
“80人也行,弄走一些少一些。既然是工程上要人,老弱病残就不能要,你都要什么人?”
“有路引的,十八岁到四十五岁之间,没有病残,体格尽量好一点儿。匠户优先,尽量不要同乡,没有家口拖累,单身一人的最好……。”
有路引的,就能知道家乡。可以把来历不明的人排出。
没有路引,或者有路引不敢拿出来的,很可能是逃犯,这种有隐患的人,俞民可不想要。
至少现在不行。
十八岁已经打成丁,是法律意义上的成年人,有独立行为能力。
四十五岁以下,处于盛年,干体力活儿没问题。
工地上集中居住,有传染病的自然也不行。
体格的好坏,不太重要。现在都吃不饱,营养不良是注定的。到了工地管饱,吃的上去了,用不了多久,体力就能恢复。
匠户都是有手艺的人,不管是什么手艺,都是专业技术人才,这是俞民急需的。
不要同乡,是为了防止以地域为纽带,结成小团体,形成一股私下的,不受控制的力量。
有家口的,除了工地上不好安置家属之外,也是为了将来把这些人安排到辽东的时候,没有什么拖累。
陵寝神道工程完工之后,俞民打算把这些人带到辽东去,这个时候,没有家口的牵绊和拖累,就容易的多。
当然也不要女人。
除了在工地上不方便之外,还因为有了女人,男人就容易产生幻想,弄不好就可能争风吃醋,甚至侵犯女人。
“虽然有些苛刻,但也不难找,到了你那里,如何安置?”
红楼之江山美人图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百发小说网http://www.baifabohui.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