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老太爷名为朱艟峰,在五百年前小镇上的那场大变之后,四望族式微,他便担负起关乎镇东大姓生死存亡的重大责任。数百年来,殚精竭虑,只为能够复兴先祖在世时的无上荣光。李扶陵从来不觉得这有什么错。这也是他最钦佩老人的地方。可以坚持一个目标长达五百年之久。从未改变初心。可以说,老人的大半辈子都在为镇东复兴而奔走。虽然有些时候,采取的手段方法会有些激进。但要镇得住武圣祠中的那帮修为高、脾气差的大姓主事人,不采取一些强硬手段,根本无济于事,可能还会适得其反。
朱老太爷笑哈哈的端起一杯茶,轻轻呷了一口,示意李扶陵喝茶,“陵哥儿尝尝,上等的青愁湖雾雨茶,还是当年我这两败家儿子出去小镇的时候,给我带回来的。”老爷子指了指朱清与朱晓,一脸的恨铁不成钢。
由于朱老太爷成亲太晚,朱清三人与黎青的年纪相仿,当年也是一起出去的小镇,游历天下各地。不过,当时朱老太爷并没有让幼子朱玉出去,至于个中缘由,老太爷从未解释过什么。其他人自然不好询问。
朱端池他老爹虽然也是百思不得其解,但想起自家老爹一双铁拳的厉害。以及指点自己修行时的出手之重。便一直将这个天大疑惑藏在心底。
当年那位名为无尘的初代守墟人,以武入道,膝下共有四字。长大后的四子际遇不同。朱家的那位祖先便是在东玄嵊州的一座书院做到的院首的位置。后来,无尘受命担任鱼龙墟的守墟人,中土神洲祖神宫为了确保能够镇压众多远古凶兽,便将无尘的四位儿子划到他麾下,若是镇压凶兽顺利,便每人可以在祖神宫那边记上一功。
这当然是不可错过的泼天机缘,无尘只有山上道号,并无俗世姓氏。四位嫡子入世之后,便各自以自身际遇立姓。最后在跃龙镇开枝散叶,发展成为四望族。
朱家先祖擅长儒家神通。他本就是儒家弟子,在精读儒家经典之后,又著书立说,成就了儒家圣贤。担任一座书院大权在握的院首一职。
朱家的武道传承大多来自那位初代守墟人,而另外的儒家神通才是真正的先祖余荫。
不过,在跃龙镇上连一座正经书院学府的没有,朱家历代能够修成儒家神通的屈指可数。但武道传承则不一样了,鱼龙墟镇压凶兽无数,各种武修所需的天材地宝都能在凶兽身上找到。并且出镇猎妖,还可以淬炼武道真意。故而,在跃龙镇上,修行武道天生就比儒家神通占优势。
祁陵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百发小说网http://www.baifabohui.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