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华殿。
朱元璋看着一份圣旨。
面的大意,是封徐妙云为燕王妃。
其间还有很多褒赞之语。
夸徐妙云天资聪颖、贞洁娴静等。
朱元璋看了看,没什么问题,随即说道。
“去徐府宣旨吧。”
“遵命!”
翰林院的人随即告退,去给圣旨盖章。
然后会有专门的太监,去徐府宣旨。
龙案后的朱元璋,随即拿起了一份奏折。
看了起来。
面写着扬州的耕地,已经完全恢复。
当地的知府杨宪,正在带领百姓开垦新的耕地。
“不错!”
朱元璋的脸,多出几分笑意。
洪武之初,百业待兴,十三府县皆是田地荒芜,百姓流散。
如今各地的耕地,都在快速恢复着。
“小殿下!当心!”
朱柏跑到了文华殿内。
放下奏章,朱元璋抬头一看,原来是自己的儿子。
身后的太监,立刻跪伏在地。
“陛下,小殿下一直吵着,要见您!”
朱元璋摆摆手。
“无妨,柏儿,过来到父皇这里!”
八岁的朱柏,随即小碎步跑到了龙案之前。
不过他并没有像其他的小皇子,坐在朱元璋的怀里。
而是站在龙案前面。
“柏儿,找父皇何事啊?”
朱柏认真地给对方行礼。
“父皇,我要出宫!”
闻言的朱元璋,有点纳闷。
“出宫,你要去哪里?”
“翰林院!听说那里有都城最全的书楼。
父皇,请允许柏儿去那里看书。”
听到这话,朱元璋了然。
翰林院也在皇城之内。
所谓的皇城,分为两个部分。
前面是中书省、六部等办公的地方。
后面才是人们印象中,朝的奉天殿、文华殿、武英殿。
还有皇帝和各嫔妃的寝宫。
朱元璋留了个心思。
“翰林院,谁告诉你这个地方的?”
“禀父皇,是宋师。
宋师在考察柏儿功课的时候,偶然提到那里。
皇宫内的书,柏儿已经看得差不多了。”
朱元璋对此,颇有兴趣。
“全都看完了?
皇宫内的藏书,可有不少?”
朱柏点点头。
“大多已经看完,所以柏儿才想去翰林院。”
想了想,朱元璋没有反对。
“好,去翰林院,让那群老学究看看。
我朱家的文气之甚!”
说着,朱元璋抬手,让人拿过来一个令牌。
并交代了下去。
皇城内,朱柏可自由出入。
……
得到了准许,朱柏就大摇大摆地。
来到了翰林院。
只让这里的一众翰林,有点摸不到头脑。
这么小的一个皇子,来翰林院干什么。
“见过小殿下。
不知小殿下来此,有什么事啊!”
说话的乃是翰林院侍读,五品官成尚。
他虽然只是五品,可六部三品的官见了他。
都要拱手喊一声成大人。
“我来看书!”
朱柏直截了当地说道。
对方恍然大悟,似是想起来。
对方是十二皇子,自小聪慧。
“小殿下,您要看哪本书。
吾等可为你抄录一份,然后送过去。”
因为这里的书,很多都是孤本。
大明:我朱柏,能有什么坏心思?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百发小说网http://www.baifabohui.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