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期上映的事已定下,剩下那些琐碎繁杂的事,自有管家代劳,这也意味着,赵元闲下来了。
倒也不是赵元想闲,只是当初预支来的稿费才100万,也就赵元艺高人胆大,一边给剧组大方发工资,一边极力的控制其他成本,这才花不到90万拍出一部电影。
现在只剩个十来万,再开个项目是不可能了,赵元只好静下心来码字,趁着有空赶紧把《寻秦记》写完再说。
经过这两个月的时间,赵元已向徐经年交出了80万字的内容,距离预期的130万字完结,也只剩50万字而已了。
因为剧情已到中后期,《寻秦记》的肉戏描写已是少之又少,赵元运指如飞的敲键盘码字,以一天五万字的速度飞快赶稿,终于在7月10号迎来了完结篇。
“当嬴政登上始皇帝的宝座时,宏伟的怀清台亦同时建成。
子民都以为是因他们的帝君为怀念寡妇清而建成。
只有像李斯、王翦等有限几个知情者,才知嬴政实是因念着已远离中土的项少龙而筑的。”
四通的这个中文打字机,由于还未开发出繁体字版本,所以除了一开始的手写稿,之后赵元交上去的稿子都是由简体字写就,后由大公报的文员进行简繁转换。
于是,大公报的基层员工们便纷纷找到自己的主管,希望能接下这份工作,即使需要加班也无所谓——他们都是《寻秦记》的忠实读者,都想借此机会抢先看到后文内容。
赵元连续爆肝十天码了50万字,嘴边胡茬都长了一圈,今日终于出关,简单收拾了一下,他打算亲自去大公报送稿,顺便把剩下一百万的稿费给要到手。
事情很顺利,之前都敢预支100万给赵元,现在书写完了,自然是没理由不给剩下的钱的。
更何况,在这次合作中,大公报可谓是吃足了甜头,借着《寻秦记》爆火连载的东风,整个报社都干劲十足的奋斗了两个月,各种追寻热点、邀名家投稿。
多方发力之下,这两个月以来,《新晚报》的销量已从二流梯队直升顶流,与《明报》打的是不可开交。
赵元写《寻秦记》写得是快,但以《新晚报》每天连载5000字的龟速来看,这份顶流的销量怕是还能持续至少五六个月,说赵元是一人救一报也绝不夸张。
这次结算稿费,照例是徐经年去找总经理开条,只是赵元在总编室稍等了片刻,等来的竟是总经理亲自出面,送来了一张120万的支票。
“赵先生是我们大公报的贵人,这多出的20万,就算是我代表大公报全体员工,向赵先生送出的答谢红包。还望赵先生日后若再有佳作,能优先考虑投稿我们大公报,稿费至少千字三千元起步!另外,我也在此预祝赵先生的电影大卖!”
其实要按赵元这两个月为大公报赚取的利益来说,20万的红包还真是九牛一毛,只是这已是总经理权限内能给出的最大诚意了,毕竟是合同之外的支出,再多就得向报社董事会报备了。
“哈哈哈,届时电影上映,还望总经理能多多捧场啊,以后若还有作品,我也会优先向贵社投稿的,谢谢总经理的红包了。”
赵元心安理得的收下支票,毫不犹豫的答应了总经理的请求,至于还有没有下一部作品,那就是另一回事了。
说到电影,如今已是7月12日,离预计上映日期只剩下6天,在管家和院线的操作下,《逃学威龙》的宣传工作已做的如火如荼,《寻秦记》的作者自编自导了一部电影,要跟《开心鬼2》打擂台这件事,在香江已是人尽皆知。
就如大公报,自是不会错过这等热点,已在娱乐主版面刊登了关于此事的报导与看法。
以大公报和赵元的关系,自是不会在此事上拆赵元的台,但从理性和报社声誉来说,大公报也不敢大张旗鼓的支持、鼓吹《逃学威龙》,只是夸赵元是多么的才华横溢、未来可期,以此向赵元表明自己的立场罢了。
至于其他的媒体杂志,可就没这份顾虑了,各种标题和内容,是怎么惹眼怎么写。
重生之港娱教父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百发小说网http://www.baifabohui.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