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云几度变换,转眼便过去了五年,历史的车轮来到了公元190年,天下战况依旧不断升温着,张子明也是没想到,自己不管不顾,还真让董卓做了那五六年的所谓的太师。在贾诩李儒等人的辅佐下,董卓将那执政颇有想法的少帝刘辩废除,又把少不知事的汉献帝刘协扶了皇位当傀儡,今年刘协也才九岁。名义呢,刘协当家做主,实际这朝廷是董卓的朝廷,后宫也是董卓的后宫,刘协的诞辰,董卓甚至“贴心”地给他送了一顶绿色的帽子作为礼物。
曹操与袁绍等诸侯虽然打着匡扶汉室的旗帜,但实力的发展很快便遭到了董卓的打压,少了黄巾之乱这个可以肆无忌惮积蓄力量的由头,那些个诸侯发展起来处处碰壁,那些短视的诸侯甚至为了几块领土大打出手,这还没到伐董的阶段呢,兵力在相互倾轧之下去了大半。
而一时风头无两的冀州这五年来却是低调无比,自从袁绍奇袭被张子明领兵堵在家门口打之后,诸侯之间似乎也通了气,知道这冀州不好攻打,纷纷选择和冀州“和解”,由它去了。当然了,张子明也乐得如此,现阶段太平道不能锋芒毕露,万一成了众矢之的,黄巾就又成为经验宝宝了,虽然如今的黄巾不至于像历史记载那般不堪一击,但和整个天下抗争,张子明还是没有这个把握的,老哥张角也不愿意见到这种血战。
张子明这几年都在筹划以工代赈的事情,荀彧不愧是王佐之才,刚入太平道就解决了许多积压的事务,最让张子明欣慰的是,荀彧遇到把握不准的事会先来问问自己,再一道商量着解决,聪明而不逞能,荀彧这人确实很让人放心。
在荀彧和李邵的施压下,冀州完成了一次对士族的清洗,倒不是物理的清洗,而是直接走流程的政治清洗,先是找到些把柄,剪除这些士族在冀州管理层的贪腐官员,交由张子明审理,起先还有人抱着死不认账的心态,直到张子明将他晚抱哪个妻妾都说了出来这才彻底认罪。当然士族官员不一定都是贪官,那些勤勤恳恳的官员不会被针对,这个分寸荀彧还是把握的准的。至于商业方面,为了实现对韩家的承诺,并购,查封,甚至碰瓷勒索,张子明的目的很明确,不动武力,将那些商贾赶出冀州,只留下一家对自己几乎百依百顺的韩家一家独大,虽然会造成垄断的局面,但面有太平道直接管辖,倒也出不了什么幺蛾子。
说到商业,那个太师董卓全然不懂什么叫经济学,胡乱铸印新式小钱,导致物价飞涨,一些地方几十万钱才能买到一石米,张子明直呼金融鬼见愁。冀州对此的应对之策也很简单,直接不承认小钱,张子明大手一挥直接断绝了与外界的往来贸易,一切只靠自给自足。外界想要和冀州做生意只能通过韩家商队这一个渠道,但是韩家商队也有规矩——只收金银,要么以物换物,总而言之那新铸的董氏小钱是碰都不碰。冀州民众依旧用着汉代的钱币,黄巾也用这收来的钱币发放俸禄,俨然是成了一个内循环。
对于士族的另一方面清洗,就是收缴土地,这方面可不如商业那般温和,按土地售价十分之一的价格收购,不卖就曝光你们家的丑闻,小到偷鸡摸狗大到男盗女娼,只要敢不卖的明天满大街传的都是你家绯闻!张子明感叹,要是自己在现代就有听旁白的能力,那不得是第一狗仔?
贸易和农业都被张子明抓在了手里,只给那些财主留下了制造业和服务业的口子,一时间,酒楼林立,布庄遍布,甚至有些被逼急的财主开起了青楼,当然,这个是被张子明查封了的,原因也很简单,这玩意,不能过审。言归正传,这些财主们过够了安逸日子,让他们下地干活自然是不肯的,只能通过开店做买卖维持生计这样子,但是同行如雨后春笋一般冒出来,市场变得十分得卷,今日这边打折促销,明日那边开始表演胸口碎大石,为了留住客人是无所不用其极!商家卷了,那自然舒服的就是百姓,冀州的居民生活质量显著提升,人们安居乐业了,这人口自然就增长得快了,战乱时期,冀州的人口不减反增,突破了六百万大关。
三国:你们真的听不到旁白吗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百发小说网http://www.baifabohui.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