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那我就给你白起这个调令。”说完这一句话语,严君嬴疾缓缓从怀中掏出了一张帛书递到了白起的面前,“这上面是魏冉将军的调令,至于调兵的兵符会在你出兵那日送抵。”
接过这份帛书,看清那上面由将军魏冉亲笔所书的调令,白起眼中当即便是一阵肃然。
数息之后,轻轻收起这份帛书,白起向着严君嬴疾躬身拜道:“末将白起,谨遵军令。”
翌日清晨,当一轮红日出现在大地之上,渭水大营之外忽然出现了一阵马蹄之声。
“启禀五大夫,兵符送到。”
轻轻从一队精锐甲士的手中接过那一枚拥有调兵之权的兵符,白起脸上的神情之中充满了肃然之色。
数息之后,白起郑重收起了手中的兵符,向着周围的秦军士卒下达了一道军令。
“擂鼓,聚兵!”
“诺。”
又是数个时辰过去,咸阳城内的一座府邸之中,一名秦军士卒缓缓走到了一名秦军将领身后。
“将军,白起所部已于两个时辰之前离开了渭水大营,向着东方开拔而去。”
“知道了,你先下去吧。”
“诺。”
等到这名秦军士卒的身影缓缓消失在房间之中,一张与公子嬴稷有些神似的脸庞缓缓出现在了烛火之下。
这名秦国将军不是别人,正是如今掌握着咸阳兵权的秦国将军,魏冉。
当然,他还有另外一重身份,这便是芈八子的弟弟,公子嬴稷与公子嬴芾的舅父。
其实在数日之前,在秦国这场权力争斗之中,魏冉是毫无疑问地站在了自己外甥公子嬴芾这一方。
虽然说身为秦国的将军应当秉公为国,但是古往今来又有多少人能够真正做到这一点呢?
对于将军魏冉来说,原先秦王嬴荡在位自己的外甥没有机会那便罢了,但是如今公子争位,自己是一定要推自己的外甥上位的。
这也就是为什么在一开始,将军魏冉会旗帜鲜明地支持自己的外甥公子嬴芾,甚至不惜在朝堂之上站出来对其表示力挺。
原本,将军魏冉以为身为自己外甥的公子嬴芾,会是自己心中秦王之位的不二人选。
直到数日之前,严君嬴疾亲自上门,向他说明了要调白起所部前往秦赵边境一事。
当从严君的口中得到了公子嬴稷已然获得了燕国、赵国的支持,不久便会回返秦国的消息之后,将军魏冉心中的那一份坚持忽然出现了几分动摇。
相比较于身处秦国的公子嬴芾而言,久居燕国苦寒之地的公子嬴稷在根基人脉之上却是差了许多。
但这对于其他人乃至公子嬴稷自己或许是一个劣势,对他魏冉而言,却实在是一个天大的好消息。
没有根基、没有人脉,也就意味着公子嬴稷如果能够登上大位,必然要选择一派力量作为心腹加以培养,如此方能稳定住秦国的朝局。
论关系的亲近,魏冉乃是公子嬴稷的舅父论手中权力,魏冉乃是如今的咸阳将军论人脉关系,魏冉在秦国朝堂深耕多年,也算聚拢了一批支持的力量。
无论从哪一方面来看,公子嬴稷若能登上秦王之位,必然会对舅父魏冉这一系引以为重。
更何况公子嬴稷的优势可不仅仅是这一个,身处燕国苦寒之地数十年,为联络燕国与秦国的关系,公子嬴稷可以说是有功于国。
自商君变法之后,秦国便实行了军功爵制,就算是宗室子弟也需要立功才能封爵。
从这一点来说,公子嬴稷登上秦王之位比之其他公子,更加具有优势、更能获得其他朝臣的支持。
另外刚刚已经提到,此番公子嬴稷回国是得到了赵国、燕国两个国家的支持。
两国之中,燕国距离秦国遥远、国力又弱,暂且放下不提但是另外一个与秦国接壤的赵国,实力可是不弱啊。
战国之秦国太傅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百发小说网http://www.baifabohui.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