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圣不可参与各国之间的争端,这是孔圣当年定下的规矩,敢问前辈,圣陨之后,各国半圣可否都严格遵守这项规定?”
“规矩是死的,人是活的,稷下学宫也不是当年的稷下学宫了。”
孔思摇了摇头。
“老夫这么说,你可明白?”
如此说来,楚国半圣当年确实是出手了。
“晚辈明白。”
“人族也到了需要一场大变革的时间,先祖对妖界的封印已经松动,九州现有格局即将被打破,各国都在对此进行着谋划,即便是半圣也无法做到置身事外。”
孔思叹了一口气。
稷下学宫的那些半圣,哪一个不是都在为自己和背后的国家谋划,即便是他,也将一部分宝压在了秦国身上。
李玄又问了一些其他的问题,孔思一一替他做了解答。
一老一少,相谈许久过后,孔思才从这里离开。
孔思走后,李玄也出现在曲阜书院中。
其余读书人依旧在书院中参悟,李玄心念一动,就找到了纪墨位置。
此时纪墨正捧着一本书,这是一位人族大儒留下的。
想了想,李玄在诸多先贤遗留中寻找一番,悄然将曾圣的传承送到纪墨身边。
“嗯?”
纪墨在下一刻惊醒,他的面前出现的正是一本《大学》。
“这是曾圣手稿?!”
纪墨狂喜无比,迫不及待的放下手中书籍,转而参悟起《大学》。
孔圣的弟子中,复圣颜渊是当之无愧的第一。
只可惜他这一生并未留下任何手稿着作,只有后人替他整理而出的文集。
而曾圣是仅次于复圣的孔门弟子。
不管怎么说,纪墨都叫自己一声老师,虽然李玄并不觉得自己能教他什么。
但自己掌控了曲阜书院,那么有好处自然也不会忘了他。
至于其他读书人,则完全就要靠自己的机缘了。
李玄并没有想其他读书人一般沉浸在书院中的典籍中,他信步走出书院,站到了泰山脚下,脑海中不自觉的就出现一首诗来。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一首望岳念完,李玄整个人在大日异象中忽然陷入了玄而又玄的奇妙境界中。
“好诗!”
泰山之巅,孔思正在俯瞰着下方的鲁国,被这突如其来的异象给吸引住,他在山巅,远远的看向李玄。
“要突破了?”
孔思诧异无比。
“难道李玄也是应劫之人?”
他是半圣,已经到了参悟九州世界天道的境界。
九州世界每千年都会出现一次影响整个九州的大事件,在这乱世中,出现天骄的几率会大幅度增长。
如孔圣那个年代,半圣文位的读书人都像雨后春笋一般涌现。
孔圣之后,就是王圣。
只不过王圣的功绩世人大多不清楚。
他是一人为九州挡下了来自海外的劫难。
直到如今,王圣依然在海外。
“大学士文位!”
不知过了多久,李玄睁开双眸。
从穿越到现在,一年多的时间,他从一个废人一路飙到大学士文位,这是寻常读书人一辈子都达不到的高度。
“是西游记和聊斋?”
星宫中,代表西游记这本书的星辰格外闪亮,已经超过了说岳和其他作品,仅次于聊斋。
这说明在他离开秦国的这段时间里,西游传播的速度远远超过了李玄的想象。
“杨迥他这么猛的,居然能做到这个地步?”
李玄有些好奇,他到底是用了什么办法。
谁还不是个正经读书人呢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百发小说网http://www.baifabohui.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