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坐地铁来到位于文京区的东京大学主校区,在妹妹青木伊织的带领下,樱井彻和她没有从东大的正门进去,而是绕了一个弯来到位于侧面的“赤门”。
做为东大标志性建筑之一,“赤门”顾名思义就是赤红色的门,原本为加贺藩的御守殿门,因御守殿门皆漆为朱红色,故而叫“赤门”。依古代日本习俗,御守殿门一旦受损便不能重建,而东京大学的赤门是唯一留存下来的御守殿门,已有上百年历史。
它既象征着东大,也寓意着勿忘初心。
在日本,“跨入赤门”也就意味着被东大录取。
青木伊织像是一只矫健的小鹿一般冲向了赤门,樱井彻笑着跟着身后。
进入赤门之后,可以看到道路两旁种植着棵棵银杏,这是东大校园内栽种最为广泛的树种,东大的校徽也是由两枚青黄交叠的银杏叶组成,其中金黄的银杏叶寓意东大最美丽的一面;而青色的银杏叶颜色则源于东大传统的代表色——淡青。
从赤门往北走300米左右,才是东大的正门。从这座建于1912年,由伊东忠太设计的正门进入,这条东大的主要干道被称为“银杏并木通”,每到秋末,转黄的树叶就会将这条道路化为金色的隧道。
以并木道为中轴,两侧的校舍是东大内历史最悠久的一批建筑群。其是使用黄色面砖的洋风建筑,但仔细观察可以发现,东大使用较多歌德式色彩装饰,有着大量的锐角,尖拱,以及往上延伸的细长线条,同时又融合了20世纪初装饰艺术风的几何性线条。
其实东大在创校之初大多是英式的红砖建筑,但是在1923年关东大地震时受到了严重的损害。东大现存的老建筑大多是震灾后由当时的建筑科教授,后来成为总长(校长)的内田祥三建筑师主导重建。如今以银杏并木道为轴线从正门往安田讲堂延伸,校舍沿着并木道铺展的空间就是由内田所规划,而他的建筑风格则被称为“内田哥德”。
银杏并木道的尽头就是“安田讲堂”。这座讲堂同样由内田祥三设计,堪称东大最具代表性的建筑。这座建筑的立面有如层层相接的山峦,以突出的高塔为中心,彷彿是东大在日本的权威地位的具现。建筑的背后则是一个承袭自希腊剧场的扇形空间,可以容纳超过一千名以上的听众。
再往前走,则是“三四郎池”,它跟明治时代作家夏目漱石的长篇小说《三四郎》有很大关系,小说《三四郎》叙述是的一名出身九州乡下的青年,在上京就读东大后(当时称东京帝国大学),经历了与都会的洗礼以及初恋后所带来的成长。这部青春物语以东大校园及周边区域为主要舞台,而这座“三四郎池”,就是小说中主人公三四郎与女主角美祢子初遇之处,“三四郎池”原名“心字池”,其实原本亦是江户时代加贺藩邸内庭园“育德园”的水池造景。
而在校区的西南角,也有一座不起眼的庭园,在东大创立时仍为原加贺藩主的前田家所有。在明治后仍具有华族身份的前田侯爵家,当时在这块土地还建有用来接待天皇用的洋馆与和馆各一栋。如今建筑物已不存,不过仍保留着附属的庭园。现在庭园内建有一栋在战后兴建的和风建筑“怀德馆”,现在是作为东大迎宾用的场地。
而在工学部前庭大银杏旁,是英国教授约书亚·孔德的铜像。这位明治初期接受政府御雇的外国建筑师以工学部教授的身份培育了一整个世代的日本建筑人才,被封为“日本近代建筑之父”,东大草创期的最初几座校舍也是由他所建造。除了孔德本身以外,铜像的基座还隐藏另外一位建筑师的独特趣味。如果仔细观察基座,就可以看到一对表情狰狞的男女,以土下座的姿势在最底层支撑着基座,而且右边的男性有着明显的獠牙、尖角和长耳,应是一对妖怪无误。
而这个基座的设计者伊东忠太,就是设计正门的那一位。伊东忠太师承辰野金吾,孔德算是他的师公。伊东不仅是位专精于亚洲建筑史的学者,同时还是个对妖怪有着浓厚兴趣的漫画家。他常在建筑作品中偷偷植入一些别具风味的妖怪、幻兽雕刻作为装饰,孔德铜像的基座便是一例。
龙族:从蛇岐八家开始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百发小说网http://www.baifabohui.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