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然朱元璋已经被秦湛描绘的“美好画卷”给说动了。
双眼之中都不由得浮现出了一抹对美好生活的憧憬。
尤其朱元璋并不是不知道商人的作用。
在《太祖实录》之中便有记载:古先哲王之时,其民有四,曰士农工商,皆专其业,所以国无游民,人安物阜而致治雍雍。
很显然朱元璋知道商人对于民生的重要作用。
甚至是那个所谓的三十税一。
也是由此而来。
而且后世有一个谬误就是,朱元璋不知道商人利润有多高,最后定了一个三十税一的制度出来,导致商人大发横财。
开玩笑。
老朱是真正的从底层摸爬滚打起来的,怎么可能不知道商税能够作为朝廷的财源?
也不只是当过皇帝跟乞丐,中间的时候,朱元璋也当过龙凤朝廷的丞相、吴王!
而实际也是如此大明开国之初,其实并不是三十税一。
而是承袭的元代十五税一。
但是在洪武三年前后,朱元璋曾经微服出访,发现由于十五税一的缘故,商人借口商税过高,因而四处抬高物价,而后导致民怨四起。
这就等于是商人把钱给赚了,最后锅让朝廷给背了,朱元璋焉能不气?
但是那个时代的账目繁杂不清且不说。
商人究竟利润几何,朝廷压根就不知道。
朱元璋绞尽脑汁,但是奈何两眼一抹黑,只能是将商税给降了一倍。
再惩戒了一大批奸商之后。
而后彻底将商人打入贱籍。
这才堪堪将大明的局势给稳定下来。
当时的大明物阜民丰,而且大量的田地急待开垦,尤其是百姓富足。
如此行事,倒也没什么,还给大明捡了一个轻徭薄赋的好名声。
朱元璋万万没想到,自己搞的一个临时举措,最后被后世子孙给玩成了祖宗成法不可变!
但是现在不一样了。
朱元璋可以派苏德源去替自己摸清楚商人的底气。
自己的政策可以顺利落地不说。
自从得知了大明在几百年后仍旧会走历朝历代的老路。
朱元璋便重新激发了斗志。
也就动了修改商税的念头
只不过由于朱元璋手的数据实在是太少。
而有了苏德源给自己提供数据之后可就大不一样了。
朱元璋完全可以一头将商税拉来,另一头通过苏德源提供的数据,卡死商人哄抬物价腾挪的空间。
这才是朱元璋最为看重的!
想到这里。
朱元璋的双眼不由得愈发明亮了起来!
站在不远处的苏德源整个人也都听傻了。
让苏德源震惊的是,秦湛三言两语之间竟然就能让朱元璋对他言听计从!
最关键的是苏德源自己竟然都觉得秦湛所说的言之有理!
“成,这件事,咱做主了!”
“就按秦先生说的办!”
“小苏啊,方才秦先生说的话,你都听明白了吗?”
“啊,听,听明白了。”
朱元璋微微颔首继而说道
“这段日子,你便留在秦先生这里,好生的学点本事,咱好把公家的事情放心大胆的交给你。”
“不只是学东西,秦先生腿脚不便,你也帮咱好生照料着!”
“是。”
朱元璋早就想派几个人过来帮着秦湛打理生活。
只不过全都被秦湛给拒绝了。
秦湛主要是怕耽误村里人生活。
自己既然生活能够自理,就没必要麻烦外面的人。
因此也就是每日吃饭的时候,会有几个人过来帮秦湛做些粗茶淡饭。
现在将苏德源派过来,也算是了了朱元璋一桩心事。
朱元璋便拍拍屁股站起来道
瞎眼五年,大明成日不落了?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百发小说网http://www.baifabohui.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