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氏打断还想说话的于姨娘,冷淡地背过身去。于姨娘跟了卫氏多年,知她主意极正,一旦决定很难更改,只得悻悻告退。
待她出了院子,香云走到卫氏身边替她打着扇子,好声说道:“于姨娘一向是爱躲懒的性子,又担不得大事,夫人这次可难住她了。”
“这么多年了也没个长进。”卫氏叹道。
“也是夫人仁厚,她才敢由着性子来。”
“难不成还是我纵出来的?”
香云轻笑,不敢接话,表情却明明白白地写着就是。
卫氏暗叹,这人还的确是她纵出来的,担不起事的总好过那些心思多的,她不就是为着于姨娘不争强好胜、有事只知道找她才抬了于姨娘为妾。谁知于姨娘真是半点不辜负她的期待,女儿都这么大了仍是个没成算的。
如今于姨娘年纪也大了,颜色也没有少时娇妍,身材也不再窈窕,原也没有柳姨娘得宠。卫氏倒也不指望她去跟柳姨娘争一争,与其指望于姨娘还不如另寻一个“妹妹”来。柳姨娘也不是个多高明的,心里那点小心思还不够看,卫氏不过是懒得自己出手罢了。
李家的后院已经算清静,卫氏嫁过来之前李承德屋里只有一个通房,两人亲事一定,李老夫人就将那通房嫁了出去。这算是高门大户里的约定俗成,李老夫人在许多事上凭好恶行事,在这种事上主意却正。
夫君房里的第一位通房、还有从小一块长大的各个丫头,都是女子出嫁前被告知要防范的。卫氏却不用防着这些,就是成亲之后,李承德只有两个妾。
原还有一位长官送来的姬妾,因太过娇气惹老夫人不喜,不等卫氏做什么就被老夫人打发了。
老夫人不喜欢这些不正经的女子,怕她们勾坏了李承德,累了官声前程,心下却盼着多个人照顾自己的儿子,要是能多得几个孙子自然最好。当初她没了丈夫,儿子又小,要是没了侯府老夫人助她,她都撑不起这个家。
除了那些贪婪的族人,她最怕的就是儿子出什么闪失,要是不能替夫君留后,她活着也没什么意思。好在李承德顺利成年,还有了两个儿子,老夫人稍感心安,又盼着再多几个孙子。至于孙女,她倒没有什么期待,李萸若不是能帮李承德驱邪,早被她送去庄子过活。
如今她虽记在卫氏膝下,又得了一门好亲事,但老夫人对她仍不亲热。府里若再有庶女出生,想来卫氏也不会再收为嫡女,将来分上一百两嫁资找个寻常人家嫁出去便好,她可不愿多费什么心思,还有一条,绝对不能为妾。
不管男方门第再高,李家也不能让家里的姑娘为妾,就是庶出的,也只能当正妻。就是于姨娘,也是这般想的。
她自己是个不济的,已经入了贱籍,卫氏待她不算差,至少比她小时候在自己家里过得要好。
都说当奴婢要看人脸色不得自由,可当穷苦人家的女儿差不了也是如此。她得看长辈兄弟脸色,得不停地干活还不给吃饱。要是脱籍回家,她也不过是再被卖一次,那些个脱籍回家卖给老男人的又不是没有,还不如呆在卫氏身边。这也是她命好,没投生到好人家却有个好主子。
她自知性子不够刚强,要是回了家被家人拿走了银钱胡乱安排嫁出去,她也只能认了,断想不出办法脱身,更不敢跟家人硬杠。哪怕记忆里家人的长相已经模糊,她每每想起时却还是有点害怕,就跟见了卫氏似的只想事事依从不敢说半个“不”字。
李萸的性子也强,哪怕她是自己生出来的,于姨娘对她也硬气不起来。她向来只有服软的份上,也就对上柳姨娘时敢摆脸色,这还是有卫氏撑腰的份上。现在让她来教李萸,她是不敢的。
在回院的路上,于姨娘深感为难,想了一大圈后,没想到什么教导李萸的法子,反倒想到开脱的办法。
李萸的规矩也算不得不好,她以前有师傅教着,就像城隍庙的小道士一般,那些小道士她看着在人前规矩挺好的,就是私下顽皮也是私底下的事。李萸现在敢跟夫人叫板,显然是把李府的人当家人了,这是好事呀,说明离开再久她还记着自己姓李,是有家的人。
庶女修仙回来了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百发小说网http://www.baifabohui.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