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宫。
朱元璋听着大太监的汇报。
“刘伯温被国师气的破口大骂?”
“回陛下,正是。”大太监微笑道。
“哈哈哈,好,就该这样,杀一杀那老儒生的傲气。”朱元璋哈哈大笑。
他是农民出身,最是看不惯那群读书人自以为是的样子,整天子曰子曰的,烦不胜烦。
如今,有国师帮自己教训那些读书人,朱元璋别提有多高兴了。
“对了,那刘伯温后来怎么样了?”朱元璋又问。
大太监禀报道:
“回陛下,他去了国子监。”
朱元璋眉头一挑,微微沉吟道:
“看来,这是去找帮手了啊。”
大太监微笑回应:“陛下,依奴婢看,无论刘先生找多少帮手,都辩不过国师的。”
“嗯,这是当然。”朱元璋赞同道。
国师能力有多恐怖,他可是最有体会的。
这时,有宫人进殿,在大太监耳边说了几句,大太监挥挥手让他退下。
“陛下,太子殿下来了。”大太监道。
“快宣!”
不多时,朱标在宫人引领下,进入勤政殿。
“儿臣拜见父皇!”朱标拱手行礼。
“儿子,快来,告诉父皇,今天去观星楼学习,感觉怎么样?”朱元璋招了招手。
朱标走前,微微沉吟道:
“禀父皇,国师所教的内容……过于深刻,儿臣,一知半解。”
“正常,国师的学问,高深莫测,你能学到一点,都是大大的收获,哈哈哈。”朱元璋大笑道。
朱标沉默少许,又道:
“国师说,他要反儒!”
朱元璋眉头一蹙,盯着朱标看了一会儿,摇头道:“你理解有误,不是反儒,是改儒。”
朱标再次沉默。
良久,他抬起头看着朱元璋,问道:
“父皇,您支持国师吗?”
朱元璋挥了挥手,让大太监退下。
偌大的殿中,只剩下他和太子两人。
朱元璋看着朱标,沉声道:
“不是咱支持国师,是国师支持咱!”
朱标眉头一蹙,有些不太理解,问道:
“这是何意?”
朱元璋道:
“你还小,很多事你不懂,等你再长大一些,就明白国师和咱,到底想做什么了。”
“咱想做一件,惊天动地的大事,这事要是做成了,大明江山会永世不灭,我朱家宗庙,亦能长久留存,百姓们都能过好日子。”
朱标沉声道:
“可是父皇,您驱除鞑虏,收回了幽云十六州,恢复中华,这已经是惊天动地的大事,难道还有什么事比这个更大?”
朱元璋笑了一下,摇头道:
“标儿,咱之前也是这么想的,驱除蒙元,扫清叛乱,让天下安定下来,这的确已经是千秋功业了,谁的功劳,也没咱的大。”
朱标认真点头。
他心里是崇拜自家老子的。
朱元璋叹息道:
“咱原本要的,只是让这大明,吏治清明,无内忧外患,百姓们人人都有饭吃。”
“父皇之志,亦是儿臣之志。”朱标认真道。
朱元璋欣慰地点头,然后又道:
“可是,在后来跟国师交谈了一次后,咱才发现,咱的格局,还是小了。”
朱标微微皱眉。
朱元璋看着朱标,沉声道:
“就算咱当了皇帝,有些事,也是无能为力,比如治理天下的时候,需要大量的官员,那些官员,只要有利益可以捞,谁也把持不住,咱根本防不胜防。”
“咱以前总想着,这贪官,见一个杀一个,杀得人头滚滚,别人就不敢再贪。”
朱元璋:国师,替咱大明算一卦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百发小说网http://www.baifabohui.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