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爷爷说,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
朱允炆委屈道:
“弟弟能吃长生米,我也想吃。”
吕氏当着江廷玉和王和硕的面,拽住朱允炆耳朵,道:
“学着你弟弟一些,一点记性都不长。
不要去嫉妒弟弟能吃长生米,他身子骨弱,你做哥哥的要知道谦让。”
朱允炆被拧得疼了,只好眼泪巴巴重新做下来,一下一下扒着碗里的饭。
王和硕‘咦’了一声,道:
“廷玉,这不是你昨天在家里对黄伯说的话吗?”
江廷玉也有些意外,没想到昨天晚随口夸了夸王和硕的话,老朱记得这么清楚,还把这话说给后辈听。
看来朱元璋是真想子孙有出息啊。
朱标惊奇道:
“这话是江爱卿说的?”
江廷玉只好编了个谎:
“微臣前几日偶有所感,给皇写的奏疏里,把这句话填了进去,没想到皇竟会以此教育皇孙,微臣荣幸至极。”
一时间,朱标和朱允熥都被江廷玉品行折服。
吕氏坐了下来,双手合十,眼睛紧闭,语气诚恳:
“观音大士在,保佑吾儿一生无患,来年再施长生米。”
朱标见江廷玉和王和硕露出疑惑之色,便解释道:
“太妃今年在圆悟寺里念了三个月的经,诚感天,得到几斗观音水,观音水浇在空无一物的地后,竟长出了稻苗。
秋收时候一共收了一石米,寺里大师说这是长生米,乃是天下一等一稀缺宝物,吃后可强筋健骨,就是不能配着其他荤腥时蔬一同吃,否则会怀了功效。
恰好允熥身子弱,太妃便吩咐下人把这些长生米熬成粥,只给允熥吃,可惜一石米只能吃一个月,这已经是最后的几顿了。”
江廷玉这下算是明白朱雄英咋死的了。
照吕氏这种手段,小孩子在她手里就算不死也残废。
这不是竟扯淡吗!
天底下哪有长生米这种东西。
先不说观音水是从哪里来的。
光是地撒点水就能长出稻苗,这种事如果能发生,现在哪里是明朝,早就是天琴臂太阳系联合国了。
可封建社会的人,偏偏就吃这一套。
大明以孝悌治天下,吕氏做的这一切,可以说是直击要害。
谁要敢站出来说这是无用的,相信不用等朱元璋下诏砍头,朱标自己就提剑亲自了。
开玩笑,敢说太子妃的诚心无用,多大的胆子!
更何况寺庙和尚都说了,长生米是好东西,要怎么怎么吃身体才会好。
这群人的成分不言而喻,估计寺庙的香油都是来自东宫府的贡献,吕氏宁可自掏腰包,也要让他们这么说。
江廷玉跟吕氏本是无仇的,可联系到将来皇太孙的册立,他就跟吕氏有仇了。
为什么?
因为江廷玉不想让朱允炆做皇帝。
朱允炆做皇帝和朱允熥做皇帝,对于江廷玉来说就是一天一地两种概念。
如果让朱允炆做皇帝,他背后是文人势力,江廷玉这个‘贪官’贪的就是文人士大夫的钱,到时候肯定要遭到排挤。
如果让朱允熥做皇帝,因为朱允熥的舅舅是蓝玉、常茂这群武将,那他背后势力就自然而然变成武将。
江廷玉有在军队里建功立业的心,只要江廷玉从朱允熥小的时候就开始辅佐他,到时候等蓝玉那批老将军一死,江廷玉自然而然成为朱允熥最大的依靠。
文人集团如同一只生生不息的蠕虫,怎么杀也杀不完,杀不绝。
武将集团更像猛虎,会有正常地生老病死,江廷玉势单力薄,知道依附于文人集团肯定是不行的。
只有跟武将集团在一起,才有机会做到一人之下,万人之,到时候他就是武将版本的张居正。
大明:我在老朱手下当贪官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百发小说网http://www.baifabohui.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