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亭松,朕观你悍勇敢战,可愿做朕亲军军士,替朕杀敌报国?”
朱由检问了一句。
杜亭松一脸懵逼。
这时候,周遇吉忙提醒了一句:“还不谢恩!”
“草民愿意,草民愿意,谢皇,谢皇。”
这杜亭松又磕起头来。
朱由检只笑了笑,道:“你去告诉在这里所有的纤夫,想要来朕这里当皇帝亲兵吃粮的,皆到这里来集合,参军成功者,发十两安家银,给月银二两,淘汰者发二两补偿银。”
朱由检说后就看向汇集过来的周遇吉、王承恩等人:“朕决定成立近卫军,周遇吉所部即原勇卫营官兵编入近卫军,从现在开始沿途募集青壮,南迁总筹备处下设招兵处,由司礼监掌印太监王承恩、兵部尚书张凤翔、襄城伯李国祯为招兵大臣,每到一城招兵一日。”
王承恩、张凤翔、李国祯三人站了出来:“遵旨!”
于是,朱由检便正式开始在张家湾临时设立了案台,开始招兵。
因朱由检说加入近卫军就有十两安家银,给月银二两,即便被淘汰也有二两银子的补偿金,因而,在杜亭松回来这么一说,几乎所有的纤夫都汇集而来,甚至还有两岸的流民,也跑了来,要报名加入近卫军。
毕竟在这个时代,参军务工一个月能有一两月银都算高薪,很多人甚至只求一顿饱饭,何况如今皇帝要发一个月二两银,而且还是给皇帝当差,自然没有谁不愿意。
当然,因为现在的朱由检在京城抄了一波家,如今倒也不愁没有银子发军饷。
“姓名”,张凤翔此时就已经开始了招兵工作,被问的人则是刚才抱住杜亭松的壮汉。
“董伟!”
董伟回了一句,回头看了杜亭松一眼。
而待问完董伟后,杜亭松就将令人推了过来:“草民关大虎,刚才跟皇说话的跟俺认识,我和董伟也认识,我们三是来运河拉纤认识的,俺们都是同乡。”
“部堂还没问你话呢,不知道规矩吗。”
协助招兵的翰林修撰刘理顺看了关大虎一眼。
“你!”
杜亭松有些看不惯,要和刘理顺理论。
“咳咳!”
朱由检这时候走了来,见这杜亭松又要闹事,就咳嗽了几下,说道:“以后加入了近卫军,皆是战友,皆是一家人,别依旧只记得自己以前的兄弟和同乡,记住了吗?”
“回皇,记住了。”
杜亭松、董伟、关大虎三人见皇帝来了,和其他人都一样跪了下来。
而朱由检则只是点了点头,让这些人都起身,并问向张凤翔:“招募多少青壮了?”
“回陛下,臣这里已招募青壮一千二百五十九丁。”张凤翔回道。
朱由检点点头:“王大伴那里已招一千三百丁,襄城伯招了一千一百零一丁,已有三千,甄选出识文断字或有武艺的,临时选为各队队正,每十二人为一队,立即编队,明早出发。”
朱由检虽然允许所有人来报名参加近卫军,但他并不是所有人都要,只选了体格魁梧的青壮,因而来报名的基本大都只得领二两银子回去。
而且,朱由检打算在一处地方只招三千,这样沿着运河一路南下在各地招募的青壮组成一支军队后可以避免内部同乡同族太严重,而导致无法互相制衡,同时也避免出现势力过大的乡党。
等要到淮安时,朱由检已经招募了六千青壮。
“陛下,我们早已派了人先去南京通知帝驾南狩的消息,如今我们已到淮安,接下来便到扬州,想必到时候就能看见南京方面来接驾的官员。”
而这时候,内阁大学士蒋德璟也向朱由检说起了接下来的行程。
朱由检也欣悦地点了点头,因为到了淮安,就意味着跨过了黄河和淮河,算是真正抵达了南方,完成南迁的目的,基本已经不必再担心将来没有时间和机会抵御建奴铁骑的南下。
大明:开局放弃京师迁都南下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百发小说网http://www.baifabohui.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