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在原本的历史上,这个名叫杨显名的太监,最出名的事情就是借机排挤袁继咸,将他贬官。据朱由检了解,这件事情发生在崇祯十二年,眼下的袁继咸应该正在督师杨嗣昌军中参赞军务。而杨显名排挤他的理由也很简单,只是因为袁继咸在淮阳任上没有像他的前任一样主动上门拜见杨显名并对他表示顺从。
袁继咸可是明末名臣,能力方面虽然谈不上出类拔萃,但也不是纸上谈兵的庸碌清谈之流可比。更重要的是,其英勇不屈、慷慨赴死的气节,在明末与史可法、左懋第等人其名,后来更是被誉为“江右三山”,与文山(文天祥)、叠山(谢枋得)并称。
这样一个人才,朱由检既然知道了,就不会放任他走上原本历史轨迹里单骑前往左良玉军中,后来被左梦庚胁迫投入清朝最终殉国的人生道路。
而如今整治杨显名,也算是帮他出了一口恶气,为朱由检日后找机会召他回朝扫清了障碍。
不过眼下,朱由检暂时还顾不上他。
“说完盐政,再来说茶税。”朱由检虽然已经安排王承恩去传旨拿人,但依然是余怒未消,而承受这一切的,自然就只能是户部尚书。
“神宗时,呈报上来的茶税虽然不多,但一年总算还有十几万两。可朕登基以来呢?这些年的茶税拢共不过三十万两,各地报上来的茶税数额已经近乎名存实亡!然而朕听说,东南一带销往海外的,除去瓷器和丝绸,就属茶叶最多,改稻为桑、改稻为茶的事情层出不穷,就算是一百税一,我大明的茶税也不应该只有这么一点,不知道桑尚书对此有何高见啊?”
桑弘羊正在踌躇,毕竟南方各省的读书人在文坛上一贯有着极高的影响力,如今他们的政坛声望也在不断提高,他如果轻率发言,极有可能会和这些南方的读书人还有官僚群体正面对上。
“臣等参见陛下,臣等万死,还请陛下恕罪!”还没等桑弘羊理出个所以然来,殿外就传来几声高呼。
君臣扭头看去,却原来不是别人,正是此前朱由检派去宣召的内阁四臣到了。
他们请罪的原因,在场的君臣几人都是心知肚明。
因为他们是内阁,盐政出了这么大的问题,两淮盐道使固然难辞其咎,他们内阁也必然有着一份责任,即便他们可能对此并没有那么了解。
而且,刚才薛国观等内阁诸人在殿外也多少听到了一点皇上对茶税的议论,心知皇帝对茶税的现状也极为不满,他们自然也要顺势请罪,至少避免自己被牵连其中。
谁知朱由检一听这一片请罪之声,心下更怒,随手从御案上挑出几本奏章摔在内阁诸人面前。
“各位爱卿好好品读一下。如此奇文,怎能只有朕一个人看过,朕看应当明发天下,让天下人共赏!”
薛国观等人还想将奏章捡起来看一看,但他们很快就意识到,自己没有仔细品读的必要了,因为皇帝的话语已经说明了一切。
“我大明官员,竟然还有以治下州府少纳税为荣!还认为这是他们为地方争取到了权益,能借此得到百姓的爱戴!吏部竟然还敢将这种官员评为上上!朕只问诸位一个问题,如果我大明各处州府皆不纳税,难不成各位爱卿准备亲自上阵去征讨建虏?还是说各位准备自掏腰包来收拾流寇?”朱由检几乎已经是在咆哮。
“臣以为,陛下过虑了。”尽管内心已经将这些人的祖宗十八代都问候了一遍,但薛国观等人还是只能硬着头皮反驳皇帝的观点。
“朕过虑?闯贼打出的旗号是什么,各位不会不知道吧?‘闯王来了不纳粮’,既然不纳粮,难不成列位以为流贼都是不用吃饭的钢铁战士?闯贼招募军兵的资财又是从何而来?难不成列位以为,闯贼还会像太祖一般对投靠他的士绅既往不咎?”朱由检冷笑连连,戳破了薛国观等人残存的幻想。
而被皇上这么直白的说破了他们最后残存的自我安慰的幻想,几人也是面色接连数变,最后变得无比惨白。
因为他们知道,朱由检说的是事实。只不过他们一直以来都在自我欺骗、自我安慰罢了。
崇祯:拯救大明从刷副本开始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百发小说网http://www.baifabohui.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