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你怎么没有进去听电影啊,我已经跟检票员说好了,你可以进去的。”何斌笑问道。
“斌哥,他们跟我说过了,谢谢斌哥了,我这不是等你嘛,我姐已经把申请书写好了,让我交给你呢!”
光明说着就从胸前的口袋里面摸出一个信封递给何斌。
“行,我知道了,我今晚看一看,明天去你们那边送信的时候面聊。”何斌收起信封道。
“好的,谢谢斌哥。”光明高兴的笑道。
何斌提起另一件事:“对了,你们家过冬的煤有着落没?”
“没呢,就是过冬之前我们一起去捡了一些煤球,不怎么够用。”光明面带忧愁的说道。
“100个蜂窝煤要不要?”
光明高兴的点了点头,随即又摇了摇头。
“为什么?”何斌疑惑的问道。
“我们家没炉子。”光明低头说道。
何斌听了一愣,他真没想到郑家连一个炉子都没有,他们家应该就是那种土锅土灶吧。
何斌想了想说道:“知道了,既然这样,那就等一等吧,等你姐的申请下来了再说。要不面来你们家检查的时候看见这蜂窝煤跟炉子像什么话嘛。”
光明听了赶紧点头,冻红的小脸都露出了笑容。
“行吧,你进去听电影吧,我走了。”
“谢谢了,斌哥。”
“自己小心点儿。”
有了神级电动自行车,何斌轻松多了,一个午就把信件送的七七八八的,留下一点下午再去送。
话说午送完也不是不可以,但是下午一直窝在家里就有人说闲话了,这样不好。
吃过午饭,何斌把郑娟的申请书拿了出来。
尊敬的居委会同志:
我叫郑娟,住在太平胡同138号,是按照政策应该下乡支农的人员之一,但是由于特殊家庭的原因我没办法支农,特此申请留城。原因如下:
第一点,我和我弟弟光明并非我母郑秀的亲生儿女,我母亲郑秀在解放前就已经失去了丈夫和全部的子女,之后未婚。
于50年捡到身为弃婴的我取名郑娟,并于62年捡到因为失明被抛弃的弟弟并取名郑光明。
在这二十年间,我母亲郑秀一直没有工作,靠冬天卖糖葫芦夏天卖冰棍养活我们家两个孤儿与孤寡的自己。
月收入从来没有超过10元,我们家在二十年间一直处于极度贫困状态。
既是如此,我妈还常年念叨不要给政府添麻烦,从未向政府申请过救助。
我们家全部资产为解放前兴建的一座15平米的土坯房子,家中平均衣物每人一件,连换洗的衣物都没有。
第二点:我母亲郑秀年事已高,现年63岁而且全身带着疾病,常年因为潮湿引发的风湿病和饥饿造成的浮肿疼痛不已,而我们又因为没有城市的户口和工作医疗保险就一直没能得到医治。
现在我却因为到了年龄被划为支农人员,更是使得我们家在家毁人亡的边缘。
之前因为没有这个支农政策,我还能帮着我妈买糖葫芦卖冰棍虽然挣钱不多,但是还是能勉强活着。
但是我一旦被迫支农,家里去掉我这个壮劳力,我不知道我63岁的养母和7岁的瞎子弟弟该如何生存。
因此我忧心忡忡,急切的希望街道居委会能特别容许我留城接替我母亲卖糖葫芦和冰棍的职业来勉强养活我的孤寡老母和残疾弟弟。
不是我反对支农的政策,实在我不敢想象我离开这个家之后,这个家还能有活路吗?
再次恳请政府同意我的申请。
申请人:郑娟
何斌看了不由得有些皱眉,这个太正式了,这样看着是挺惨的,但是这个时代这样的人多了去了,实在没法感动街道。
再说了这政策也不是街道定的,这个时候大家都是纷纷躲避责任,谁敢冒险开这个口子啊!
年代剧:开局教郑娟写留城申请书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百发小说网http://www.baifabohui.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