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说这段时间发生的事情对他刺激挺大,但作为宁王集团的首席谋臣,就敬业这一点来说,他还是十分合格的。
“先生有什么话,但说无妨。”
“殿下,此次起兵虽有些仓促,但我方也为之准备了多年,因此各方面都没有什么大的偏差,一切事项亦在有条不紊进行之中。
臣估计,我军数日内便可集结完毕,到时即可兵进南直,攻取留都。
而此刻南昌城内,我方无论兵力还是物资,都还算充足。
因此臣建议,可派大将领一军于天明之后即刻北上,攻略南康和九江,以保障我主力大军途径鄱阳湖入长江时的航道安全。”
“先生的意思是,一早就出兵?
这……会不会太过急促了一些。”
按照如今的形势而言,李士实的建议无疑是正确的。
对这一点,朱宸濠也是心知肚明。
不过当他将大脑中关于这一段的历史记载,以及后续发展都飞快过了一遍后,却皱紧了眉头。
通过史料,朱宸濠知道,宁王攻打南康和九江两郡可说是极其顺利。
从出兵到控制两地,总共才花了三天时间。
很明显,南康和九江二府的守军基本上没什么战斗力。
史实是这样,朱宸濠相信如今也不会有任何的偏差。
南康和九江二郡,唾手可得。
也就是说,如果他十五日,也就是天一亮就出兵,那十六日就差不多能攻克南康;
而到了十七日,九江也将纳入到自己版图中。
只是如此一来,他紧接着就不得不跟原主一样,即将面对一块极其难啃的硬骨头——
安庆!
安庆的地理位置非常特殊。
长江在这里拐了一个九十度的大弯不说,江面还十分狭窄。
城内和城西还有湖泊连通大江。
要是不管安庆,那城中水师随时可以袭击你船队的后方,截断大军粮道那更是分分钟的事情。
可若是想不走水路,改走城对岸的陆路不理安庆,那也是找死。
因为安庆城对岸数百里全都是大山,只有一条狭窄的沿江平原。
敌军只需少量兵力前后一堵,你冲不过去就只能等着饿死。
真到那时,唯有跳江或者尝试翻越原始大山来求活咯。
所以安庆历来都是南京的门户和屏障。
要想攻占南京,则必须先下安庆。
更何况得到安庆,还能直接威胁江淮,震慑整个北方大地。
然而安庆又是一座著名的坚城。
在这里,城池同西北面的大龙山形成了一个三角地带,易守难攻。
无论是自西东进,还是由北南下,安庆一直都是进攻方的噩梦。
太平天国时期,曾国藩的湘军在面对已成为一座孤城的安庆时,竟然打了两年。
直到城中粮尽,守军饿死得差不多了,才炸塌城墙最终攻下。
随之而来的则是湘军对这两年苦战的疯狂报复——
在曾国藩的授意之下,统兵的曾国荃命令屠城两日,于是安庆城内数万太平军俘虏和平民惨遭杀害。
而在曾国荃的眼中,攻占了安庆,也就等同于南京指日可下。
如今朱宸濠所面临的,就是跟湘军一样的难题——
即便不惜代价,也要拿下安庆!
只是他的这只杂牌军,远不如后世的湘军精锐。
无论装备、士气,还是战力,都差得远。
想要攻占安庆,难度可想而知。
当然,此刻的安庆守军,数量也要远少于后世的太平军。
在没有战乱的时候,按照正规的编制,也就安庆卫直属的5600人。
不过在明朝中期,役占已经非常严重。
军户的逃亡率也极高,吃空饷更是司空见惯。
入主大明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百发小说网http://www.baifabohui.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