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不惊人死不休,一石激起千层浪。
经学,乃汉末最大学派,门人弟子无数。
曹植不允许让经学弟子参加月旦评,无疑是将经学一派全部得罪死了。
此举其实摆明了就是在针对世家,针对世家子弟。
“这小子要干什么?”曹操都不禁为曹植捏了一把汗,“真是太胡来了。”
经学门人,基本九成九都是世家子弟。
因为垄断知识,导致知识的解释权一直捏在世家手中。
不管是颍川书院,还是卢植的举办的书院,这些私学基本只招收世家子弟。
当然,有关系的寒门子弟也能入学,例如公孙瓒、刘备,但寒门毕竟还是少之又少。
这次的月旦评,其目的乃是招收寒门子弟,能人异士,而不是招收世家子弟。
世家本来就有举荐的权力,家中子弟可以通过察举制出仕。
现在还来参加月旦评,无非就是想让家中更多子弟出仕当官,挤压寒门出仕的名额。
曹植自然不能让其得逞,正好趁着这个机会,直接取消经学弟子的参赛资格,让这些人统统滚蛋。
不过曹植这句针对性极强的命令,却是捅了马蜂窝,所有经学弟子都不利于了。
“你凭什么不让我们参与点评?”
“你是不是看不起我们经学?”
“不就写了一篇好文章吗?你别太嚣张了!”
曹植侵害了经学子弟的利益,一时间这些学子纷纷开始对曹植口诛笔伐。
倒是华歆再次拦下众人,然后开口道:
“公子的阿房宫赋美轮美奂,无与伦比,但不过仍是辞赋而言。”
“经学,才是经国济世之道。”
“公子之才华犹如天星河一样灿烂,不可浪费自己的才华,应当学习正道才是。”
“若公子不嫌弃,老夫愿代师收徒,今后你我二人以师兄弟相称如何?”
“公子学习经学,必然能有一番大成就,青史留名不在话下。”
华歆又开始装大度,眼看敌不过《阿房宫赋》,这次都直接给曹植长辈分了。
之前还是徒弟辈分,现在就成师弟辈分了。
曹植的才华让华歆感受到了威胁,如此大才若不入经学门下,必然是极大的损失。
若曹植日后在文坛开宗立派,对于经学无疑是致命的打击。
“青史留名?”曹植面露不屑,“没兴趣!”
自己就算啥也不干,单单曹操儿子的身份,就足以青史留名了。
曹操不成器的儿子多了去了,二十五个儿子,个个青史留名,都出现在三国志里了。
青史留名对于曹植没有任何吸引力,曹植压根就不稀罕。
曹植的轻蔑,对经学不屑一顾的态度,再次惹来众人不满。
诸多学子求之不得的事情,被曹植弃如敝屣,这种行为狠狠打击了他们的自尊心。
这可是给华歆当师弟啊!
只要曹植点头答应,那他从此之后,就是华歆、卢植、郑玄、管宁等大儒的师弟,瞬间就能让曹植誉满天下,受到无数学子的追捧和敬仰。
但现在却被曹植轻描淡写拒绝了,这是何等的倨傲自负。
“曹植!你莫要太狂妄。”司马孚呵斥道:“华师怎么说也是前辈,乃闻名天下的大儒,你最好放尊重一些。”
“大儒?他有什么学问?写过什么文章吗?诗词也行啊!有吗?”曹植逼问司马孚。
“你!”司马孚不断后退,一时间不知道该说什么好。
华歆有啥学问?有肯定是有,但貌似也比不过曹植,文章诗词更无传世之作。
“华师乃是经学大家,何况不论这些,华师也是年长之辈,难道你不知尊老吗?”
见学问比不过曹植,司马孚又开始拿年龄说事。
“我跟你们比文章,你们却拿年龄来做文章,有这么比的吗?”
三国:我,曹植,大魏文帝!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百发小说网http://www.baifabohui.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