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朝的三个内阁阁臣与七卿(六部尚书与都察院都御史)正向文华门徐徐走来。
“咳咳......”
一阵咳嗦声传来,首辅彭时用手紧了紧脖子上的白狐皮围脖,想将翻过燕山山脉吹来的北方寒风挡在身外。
“首辅,你得好好保重身体呀!”同为阁臣的万安急速上前几步搀扶起彭时的右手,满脸关切的说道“数省大旱,流民再起,河套的鞑靼又在犯边,内忧外患皆在你老一人肩上扛着,为了皇上,为了大明江山,你也得保重身体呀!”
落后两人一步的商辂,瞧了万安一眼,眼中的讥讽稍纵即逝,待看向彭时时眼中的担忧之色难以掩饰。
“循吉(万安字循吉)劳你担心了,我这是老毛病了,自去年起我便上书乞骸骨了,怎奈皇上不允,国事艰难,我等也只好尽力为之了。”彭时轻轻拍了拍万安扶着自己的手,对于自己这个同僚兼同年的殷勤心中不以为意,面带微笑说道。
彭时与万安,两人同是正统十三年进士及第,不同的是彭时乃是那一科的状元,而且仕途更加顺遂。
他在次年即正统十四年便入阁参与机务,经历正统,景泰,天顺,直到成化四年继任为首辅。
至于万安,这个四川眉州人,苏东坡的后辈老乡,他先是巴结宦官李永昌的养子、同榜进士李泰,李泰年龄比万安小十二岁,万安为了仕途,以兄事之,得其欢心,结交内宦,得以屡次升迁。
待万贵妃宠冠后宫,他又献殷勤,自称子侄,得以在成化五年入阁参与机务。
因为万安此种行径,颇为士林清议鄙夷,在外名声向来不好。
“皇上这是信重首辅,才不许你辞官,如今风云激荡,大明朝正需要你这个定海神针,我等同僚也需要你的带领,方能安心办事呀!”万安一脸诚恳说道。
“你我只需同心协力,共克时艰!”彭时闻言笑呵呵的偏头看了一眼紧紧跟随在身后的众人,率先一步迈过文华门径直向文华殿而去。
待众人来到文华殿前,立刻便有数位小黄门上前,接过彭时等人脱下的白狐皮围脖与袖筒。
“吱呀”一声,大门被推开,以彭时为首的众人便缓缓进入了文华殿。
待入殿来,众人首先感到一股暖流迎面而来,待看去,才发现殿中放置了两个白云铜大火盆,火盆里堆满了寸长银炭,正烧的红彤彤。
又是一声“吱呀”大殿的门便被重新关上,随着寒风被隔绝,今日的小朝会正是开始了。
......
待以首辅彭时为首的中枢大员行了一跪三叩首的常朝礼,分列两班侍立后,端坐上首的成化皇帝朱见深方慢条斯理的睁开了双眼。
年仅二十四岁的成化皇帝正值壮年,他长得白净儒雅,剑眉时常不经意间微微蹙起,似乎总有挥不去的愁绪萦绕心头。
这位有着“再锡名,三膺册,一为亲王,再正青宫”传奇经历的大明天子可谓命运多舛。
因为他那“叫门天子”的爹,他幼年饱受磨难,两为太子,十八岁方登基称帝,御宇天下已经六载。
朱见深环视了一眼殿中的诸臣,按下心中的不耐,缓缓开口道“开始议事吧!”
首辅彭时闻言瞧了端坐上首的皇帝一眼,见他脸色不好,略显憔悴,不由疑惑皇帝是因为昨晚纵欲过度(因他子嗣单薄)还是痴迷修道太勤,没有休息好。
彭时的思绪不由拉远,想这位成化皇帝初即位之时也曾振作一时。
他刷新朝政,革除天顺朝的弊病,又为忠心为国而含冤身死的于谦平反昭雪,罢宦官,出宫人,去佞幸,一时间朝政清平,大快人心。
可惜好景不长,皇帝的进取心日益消磨,开始耽于政务,崇佛道,进佞幸。
更让人担忧的是皇帝不爱召见阁臣,“廉远堂高,君门万里,上下否隔,朝政日非。”
此次若不是流民再起,就连京师首善之地,都能见到道旁白骨,而荆襄流民之乱已然不可止,情势危急,他们这些中枢大臣又岂能见到天颜。
大明:从荆襄开始制霸朝堂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百发小说网http://www.baifabohui.com),接着再看更方便。